女大生Threads賣票遇「假買家」 誤信話術遭騙12萬

[周刊王CTWANT]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近期「假買家騙賣家」詐騙手法不斷攀升。北部王姓女大學生4月於社群平台Threads張貼出售演唱會票訊息,卻遭詐騙集團盯上,假扮「追星人」買票,利用偽冒綠界ECPay交易流程,透過「帳戶驗證」話術誘騙她匯款逾12萬元。
假買家首先謊稱已透過綠界ECPay完成付款,並傳送一個看似官方的訂單連結給王女確認。偽造頁面顯示王女帳戶尚未綁定收款,需聯繫「客服」完善資訊。假買家進一步強調款項已付、訂單無法取消,並威脅王女若不處理將對她提告。
王女受驚嚇後依指示點入假客服連結。假客服再傳送QR碼,誘導她加入假冒「銀行客服專員」的LINE帳號,並透過語音通話建立信任感。隨後,假客服以「帳戶驗證」為由,指示王女將名下銀行、iPASSMONEY等帳戶資金,分別匯入多個指定帳戶,並聲稱驗證完畢後即會返還款項。
王女按照指示匯出逾12萬元,卻遲遲未見退款,始察覺受騙並報警處理。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統計,2025年1至4月「假買家騙賣家」詐騙手案件受理數量逾5千宗,財損金額已累積達5億9000萬元,案件數快速攀升。
刑事局指出,「假買家騙賣家」詐騙手法常結合偽造客服網頁或交易平台,這些連結域名極度仿冒官方網站,一般人難以辨別真偽。詐騙集團透過各種話術,使被害人誤認帳戶或金流必須驗證,再以LINE語音通話或假客服指引,誘騙被害人分次轉帳。
警方提醒,正常金融身分驗證多以簡訊OTP方式進行,僅會以1元授權驗證。若遇所謂「帳戶驗證」、「開通金流」、「綁定帳號」等名義,要求匯出大筆金額,均屬常見詐騙話術。
警方呼籲,民眾在網路販售商品或進行交易時,應提高警覺,避免聽從對方指示進行私下交易,也不要隨意點擊陌生人傳送的連結,尤其當對方要求將款項匯入多個不同帳號時,更應警覺極可能是詐騙行為。如在交易過程中感到任何可疑,應立即中斷聯繫,並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