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台新藝術獎15組入圍名單公布 入圍作品豐富多元,縱橫個人、族群與跨國意識的關注

【威傳媒記者蘇松濤報導】



台灣當代藝術大獎「台新藝術獎」公布第23屆入圍名單,由九位提名觀察人阮慶岳、林怡秀、孫平、陳品秀、許仁豪、張韻婷、張又升、張尹芳、鄭勝華組成的評選團,歷經2024年全年度展演觀察、評論書寫、每季獨立提名,到複選會議的共議討論,從80組被提名並同意參選的展演作品當中,選出15組入圍名單,角逐年度「視覺藝術獎」、「表演藝術獎」(獎金各100萬元),以及不分類的「年度大獎」(獎金150萬元)三大獎項。



第23屆台新藝術獎15組入圍名單公布 入圍作品豐富多元,縱橫個人、族群與跨國意識的關注
《大家都來看你了—倪祥個展》展場一隅,2024│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23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依視覺、表演入圍作品筆劃序排列)



第23屆台新藝術獎15組入圍名單公布 入圍作品豐富多元,縱橫個人、族群與跨國意識的關注
《美術館迪斯可計畫─北投複寫本》葉偉立│顏綱攝影


【視覺藝術】
《大家都來看你了—倪祥個展》倪祥
〈花蓮地震寫生團畫展〉地震寫生團(選自2024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星球爆裂觀測站》)《美術館迪斯可計畫─北投複寫本》葉偉立
《起始的地方—謝牧岐個展》謝牧岐
《阮英俊個展:越南移民花園-靜默歷程》阮英俊
《戰鬥之城.終》張立人
《橫山豐水—陳亮璇個展》陳亮璇



第23屆台新藝術獎15組入圍名單公布 入圍作品豐富多元,縱橫個人、族群與跨國意識的關注
《起始的地方》謝牧岐個展│〈大將軍看海〉│林冠名攝影


第23屆台新藝術獎15組入圍名單公布 入圍作品豐富多元,縱橫個人、族群與跨國意識的關注
《戰鬥之城.終》張立人│《戰鬥之城》第二部〈經濟奇蹟〉,錄像│張立人提供


【表演藝術】
《Turn Out》劉奕伶(2024新點子實驗場)
《人之島》王宇光(2024秋天藝術節)
《有可能,但現在不行》稻草人現代舞蹈團(2024臺南藝術節)
《時間就像是從來沒有消逝過》七転演劇部/林靖雁
《寄聲之廟》不二擊聲音製造所(2024高雄春天藝術節)
《這不是個大使館》國家兩廳院 × 瑞士洛桑維蒂劇院 里米尼紀錄劇團(2024台灣國際藝術節)
《暗夜.腹語.鬼托邦》窮劇場(2024秋天藝術節)
《睡在風景畫旁勤儉打呼的鼠婆太,但實際上沒有風景畫!》末路小花 X許芃



第23屆台新藝術獎15組入圍名單公布 入圍作品豐富多元,縱橫個人、族群與跨國意識的關注
《橫山豐水》陳亮璇個展│許博彥攝影


第23屆台新藝術獎15組入圍名單公布 入圍作品豐富多元,縱橫個人、族群與跨國意識的關注
《Turn Out》劉奕伶(2024新點子實驗場) │劉振祥攝影


今年15組入圍作品中,包含7組視覺藝術、8組表演藝術展演作品,內容豐富多元,從回探個人生命歷程及價值,延伸至家族與在地觀察及反思,更觸及國族定位與文化認同。此外,今年入選的表演作品當中,可見多件以獨角或雙人演繹創作命題之作品,包括劉奕伶回溯個人舞者生涯的《Turn Out》以及林靖雁集編導演一體《時間就像是從來沒有消逝過》兩組極具張力的單人表演,引領觀眾或笑或哭地潛入創作者心路歷程;薛詠之單人擊樂聲響演出的《寄聲之廟》,為成功融和聲音藝術、民俗信仰與劇場語彙的創新之作;雙人舞作《人之島》則是王宇光與多年好友印尼舞蹈家Danang Pamungkas探勘彼此的身體脈絡,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去年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得主窮劇場,今年由高俊耀與鄭尹真兩人以詼諧的雙簧形式一搭一唱談鬼故事之新作《暗夜.腹語.鬼托邦》再次入圍;由國家兩廳院連結瑞士洛桑維蒂劇院、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跨國合作的《這不是個大使館》,三位素人演員串接演繹個人真實故事,巧妙地切入台灣外交與地緣政治議題。



第23屆台新藝術獎15組入圍名單公布 入圍作品豐富多元,縱橫個人、族群與跨國意識的關注
《人之島》王宇光(2024秋天藝術節)|李佳曄攝影│微光製造提供


第23屆台新藝術獎15組入圍名單公布 入圍作品豐富多元,縱橫個人、族群與跨國意識的關注
《時間就像是從來沒有消逝過》七転演劇部/林靖雁│楊詠裕攝影


末路小花與編劇許芃的亮眼合作《睡在風景畫旁勤儉打呼的鼠婆太,但實際上沒有風景畫!》,從客家庄的傳統倫理中建構出鼠婆太的女性寓言文本,其遊走式的演出適切地將環境融入表演之中,創造出詼諧的異次元想像;稻草人現代舞蹈團的《有可能,但現在不行》,從卡夫卡短篇小說擷取靈感,透過三幕場景環環相扣,將原著對生存的荒謬與矛盾,轉譯為藝術家面對創作的焦灼與奮鬥。



第23屆台新藝術獎15組入圍名單公布 入圍作品豐富多元,縱橫個人、族群與跨國意識的關注
《這不是個大使館》國家兩廳院 × 瑞士洛桑維蒂劇院 里米尼紀錄劇團(2024TIFA)│Claudia Ndebele攝影


7組視覺藝術類入圍作品當中,包含6組個展與1組群展選作,關注議題包含高齡長照、災後記錄、遷徙與認同、政治寓言甚至少見地對台灣精緻農業的蹲點觀察等。倪祥《大家都來看你了》以「囤積」日常用品打造展場裝置,帶出身心症與高齡照護之議題;阮英俊的《越南移民花園-靜默歷程》計畫以種植家鄉料理用的香草為引,連結異地文化的認同與對話;陳亮璇則以橫山「高接梨」精緻農業產製為題,創造出詩意的影像紀錄美學《橫山豐水》個展;葉偉立透過攝影、裝置與文本,以《美術館迪斯可計畫─北投複寫本》扣問「地方感」的定義與個人生命遷徙的痕跡;張立人累積14年的創作能量,在《戰鬥之城.終》完整展出,以多線敘事的影像及裝置手法,呈現深具個人特色的作品型態;歷經多年的繪畫歷程,謝牧岐《起始的地方》個展重新梳理自己在藝術史和繪畫題材上的共感經驗,開啟全新的繪畫思維;〈花蓮地震寫生團畫展〉由15位花蓮青年組成寫生團,自發性為去年地震災後的土地樣貌寫生,實踐用藝術「雕塑」社會的高度行動力。



第23屆台新藝術獎15組入圍名單公布 入圍作品豐富多元,縱橫個人、族群與跨國意識的關注
《暗夜.腹語.鬼托邦》窮劇場(2024秋天藝術節)│康志豪攝影


15組入圍作品將於5月下旬進行決選,並於5月24日頒獎典禮現場揭曉三大獎項得主,當天同時於台新藝術基金會官網及臉書直播,邀請大眾同步關注典禮實況。此外,為了讓大眾進一步了解入圍作品,基金會將於4-5月期間,規劃藝術獎系列推廣活動,包括影音及媒體系列專訪、台新金控一樓大廳影像展、「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見面會」、「我心目中得主」網路票選活動等,歡迎透過基金會官網及臉書關注相關活動訊息。



15組展演入圍理由附於後,或詳見本新聞稿公布網址ARTalks: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



如需紙本印刷,請至dropbox 下載圖檔:
https://www.dropbox.com/scl/fo/1ftlyf0snpxsns5jooc34/AHL5sURk6jCdCLz-lo4AAOY?rlkey=s8cwf8rr24mj3qakyzpeuju5g&st=giwxf2at&dl=0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官網:https://www.taishinart.org.tw/index.html
台新藝術基金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SHINART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 Red Bull全新DJ大賽Red Bull Turn It Up,9/6日4組DJ男團輪番躁動Flare Taipei

  • 第22屆台新藝術獎公布17組入圍名單 8組視覺藝術、9組表演藝術角逐三大獎

  • 第21屆台新藝術獎17組入圍名單公布
  •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