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所適—生活儀式感特展」開幕 工藝美學融入日常空間
【威傳媒陳惠玲編輯】
工藝中心今(21)日下午舉行「物有所適—生活儀式感特展」開幕式,展覽即日起於工藝文化館2至3樓展出。本次展覽以「生活儀式感」為核心,詮釋工藝不僅具備功能性,更透過五感體驗,成為兼具實用與美感的生活良品。

工藝蘊含文化智慧 形塑福爾摩沙美學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工藝不只是技藝的展現,更承載著生活智慧與文化歷史。本展透過「福爾摩沙美學(Formosa Style)」,展現臺灣如何融合多元文化,形塑出獨特的生活語彙,並結合創新設計,讓工藝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展為工藝中心「漫活SLOHAS」系列活動之一,強調「慢活SLOW」與「樂活LOHAS」的生活態度,並融入簡單(Simple)、生活型態(Lifestyle)、原創性(Original)、健康(Health)、美學(Aesthetics)與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六大關鍵概念,倡議工藝貼近日常,喚起人們重新思考生活方式,並在細節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儀式感與美學風格。

沉浸式展場設計 體驗工藝無界之美
工藝取材自自然,從草、木、皮,到土、金、石,每種材質皆承載其獨特的文化語境與歷史背景。展覽採用不同於傳統的陳列方式,以沉浸式樣品屋概念打造生活空間,將工藝品與日常場景結合,讓觀者零距離感受工藝美學,並學習如何將工藝融入現代生活。
策展人李聖恩規劃三大生活核心場域:「客廳」、「餐廳」與「個人空間」,透過人們的日常視角與精選工藝品,體現當代生活美學。同時,以「自然奢野(Glamping Living)」、「當代洗鍊(Contemporary Living)」、「沉靜樸實(Tranquil Living)」與「喧動馥郁(Vibrant Living)」四種生活風格,展現工藝多元面向,喚起人們對「質感生活」的深度思考。

「日日工藝」品牌展區 喚醒器用之美
與本展主軸相呼應,工藝文化館一樓同步推出「日日工藝—臺灣工藝品牌概念店」,展現臺灣工藝的創意與質感日常,並展出歷年「臺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計畫徵選作品,強調工藝應從本質出發,貼近生活所需,在食、衣、住、行、樂等面向中展現器用之美。
陳殿禮強調,工藝不僅是日常器物,更是生活態度與文化記憶的展現。本展邀請大家放慢步調,深入感受工藝與生活的對話,發掘與自身生活相適的工藝之美,體驗工藝帶來的儀式感與生活質感。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 記者:編輯中心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