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緊盯網紅行銷 辨別非法境外保單4方法

保險銷售再被金管會點名加強管理!有許多保險公司與網紅合作銷售,為避免消費者遭到誤導,金管會將於2月13日邀壽險公會、產險公會,討論訂定自律規範約束。同時接獲民眾通報,IG等社群網站出現境外保單銷售行為,匯款才知是境外假保單,金管會建議從4個表徵判斷,以免被騙。

網紅行銷金融商品的案例大增,金管會去(2024)年就出手管制投信業者這類的基金銷售,要求投信投顧公會訂定自律規範,建立訂內控管理機制,且所合作網紅應具專業適格性,隨後也請銀行業建立與網紅合作的前、中、事後內控機制,現在將監管範圍擴大至保險業。

事實上,金管會過去曾函請壽險、產險公會研訂保險業與網紅合作管理機制,但當時皆回覆現行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保險業招攬廣告自律規範,已對業務員從事招攬有前、中、後管理機制,建議不必再修訂網紅行銷自律規範。

不過,金管會發現,目前國內保險公司與網紅合作範圍,包括推廣保險觀念、保戶活動或品牌廣宣等,案例越來越多,且近年國際金融監理機關均已陸續發布對金融網紅社群行銷行為監理規範,目前國內銀行業、投信投顧業也已建立強化管理機制,基於各業別監理一致性,保險業有強化控管網紅行銷行為的必要性,因此將於2月13日與壽險公會、產險公會進行討論。

另外,金管會接獲檢舉,近來有不肖人士透過IG招攬非法境外保單。從接獲案例來看,大部分以美元、投資型保單為主,也有分紅保單,因部分檢舉案檢附事證明確,已移送檢調處理。

金管會指出,常見的銷售境外保險商品態樣,通常會假借資產管理公司或財務顧問等公司名義,透過社群平台,推介招攬未經主管機關核准的境外保險商品,且以保費較國內保單低、可長期投資,獲利良好等話術吸引民眾。而這些境外保險商品是由未經許可設立的國外保險公司所簽發,也有可能是偽造的國外保險公司保單,提醒民眾切勿購買,以確保自身權益。

至於如何判斷是否為境外保單,金管會建議先觀察4個表徵,第1是保險公司名稱通常以英文列示;第2是保單文件通常以英文記載;第3是保險費通常須以美元或外幣繳交;第4是保單未有我國合法經營的保險公司備查文號或經金管會核准銷售的文號。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