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胸天牛羽化期將至 文旦農友把握時間防治

窄胸天牛羽化期將至 文旦農友把握時間防治

【記者 劉瑞娜/花蓮 報導】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文旦主要害蟲「窄胸天牛」即將進入羽化與繁殖高峰期,每年5至6月是成蟲最為活躍、集中產卵的時期。為了守護花蓮優質文旦的產量與品質,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特別呼籲瑞穗文旦主要產區的農友,務必把握關鍵時機,加強田間防治作業。

窄胸天牛是柚類果樹的重要害蟲,大約於9年前首次在花蓮瑞穗鶴岡地區的文旦果園發現。該蟲於每年5月羽化交配後,會在樹皮縫隙產卵,幼蟲孵化後潛入土壤中,以文旦的根部為食。當土壤中幼蟲數量過多,會造成樹木吸收水分與養分的能力下降,導致樹勢衰弱、葉片泛黃,甚至影響果實的品質與產量。


窄胸天牛羽化期將至 文旦農友把握時間防治
▲以燈光誘集到之窄胸天牛成蟲。

花蓮農改場近年,積極推動防治措施,雖已有效壓制害蟲數量,但每年仍需農友持續實施管理,避免果園內天牛密度再度升高。窄胸天牛為一年一世代的害蟲,5月成蟲羽化產卵期間是防治關鍵期。建議農友採用以下方法加強管理:

1.燈光誘集:於園區設置白色省電燈泡吸引成蟲,搭配加有清潔劑的清水水盆捕殺,防止成蟲逃逸。

2.報紙誘引產卵:將報紙纏繞於樹幹基部,報紙摺痕的縫隙吸引成蟲產卵後,每週收集卵粒並銷毀。

3.木板誘引產卵:使用無裂縫的平整木板重疊後斜靠在樹幹根部,製造產卵縫隙,每週巡檢並清除卵粒。


窄胸天牛羽化期將至 文旦農友把握時間防治
▲窄胸天牛成蟲正產卵於木板縫隙中。

文旦為花蓮代表性水果,病蟲害防治的細心管理,是品質保證的關鍵。只要農友們每年持續落實防治措施,便可有效控制窄胸天牛族群密度,確保文旦果樹健康,穩定產出高品質果實。若農友對防治方式有任何疑問,歡迎撥打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病蟲害諮詢專線(03-8535915),或加入官方LINE帳號進行線上諮詢,獲得即時協助更便利。(照片記者劉瑞娜翻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