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滙集團公佈2025財年中期業績

- 持續加大辦學投入,夯實高質量辦學品牌

香港, 2025年4月25日 - (亞太商訊) - 業績亮點(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個月未經審計之相關數據)

- 收入同比增長7.5%至約1,247.5百萬元(人民幣,下同);
- 在校學生人數同比增加4.4%至約100,300人;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2,070.8百萬元,現金水平充裕;
- 中期每股股息6.6港仙,派息比率30%。

中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中滙集團」或「集團」,股份代號:0382.HK)公佈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個月(「報告期」)之未經審核之2025財年中期業績。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優良的辦學區位優勢,集團在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國際化、創新創業、師資隊伍、校園設施等方面持續加大辦學投入,高質量辦學品牌日益彰顯。

報告期內,集團錄得收入約人民幣1,247.5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5%,主要因集團旗下華商職業學院及城市職業學院的學生入讀人數增加以及中國學校的平均學費增加。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2,070.8百萬元,現金水平充裕。在校學生規模逐年擴大,達約100,300人,同比增長約4.4%。集團董事會建議派發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個月中期股息每股6.6港仙,派息比率為30%,這亦為集團上市以來連續第12次分紅。

由左至右:首席運營官 · 劉文琦女士;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 · 廖伊曼女士;首席財務官 · 廖旭東先生。

加大投入錨定高質量辦學 打造全球知名教育品牌
「創百年名校,育華夏英才」乃是集團始終堅守的辦學理念,打造優質辦學品牌,戰略性投入及前瞻性佈局尤為重要。報告期內,集團於江門校區收購三塊土地的使用權,持續擴充辦學容量,為未來生源增長築牢根基,並積極引進行業專家與學科帶頭人,大力擴充雙師型教師規模。此外,集團透過海外共融課程、拓展國際院校合作網絡,持續拓寬師生國際視野,推動中國職業教育出海。

緊跟國策積極擁抱教育變革 大力發展「AI+人才培養」及產教融合
在人工智能深度賦能教育的新時代,集團以「AI+人才培養」為核心戰略,透過打造智能教育平台、引入AI助教、AI通識課程等,全面升級教育體系。集團亦不斷加大產教融合力度,重點佈局人工智能、智能製造、數字經濟等新興行業,與華為、百度、京東等眾多名企合作,透過產業學院、工作坊及企業實戰項目,精准對接產業需求,持續為國家戰略重點產業培養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

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和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機遇,集團將緊跟國策,抓住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黃金十五年窗口期,積極擁抱大灣區產業人才需求,動態優化專業佈局,持續提升教學質量,強化辦學特色,竭力打造全球知名的教育品牌,為股東創造長期可持續的價値回報。

關於中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中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中滙集團」或「集團」,股份代號:0382.HK)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民辦商科高等及職業教育集團,及教育行業中拓展國際市場的早期先行者,於2019年7月16日在香港主板上市。截至2025年2月28日,集團的全日制在校學生人數達約100,300人,旗下擁有9間民辦教育機構,分別是:位於中國廣東省的廣州華商學院(應用型本科)、廣州華商職業學院(高等學歷職業教育)、廣東華商技工學校(中等學歷職業教育);位於中國四川省的四川城市職業學院(高等學歷職業教育)、四川城市技師學院(中等學歷職業教育);位於中國香港的大灣區商學院 GBA Business School(GBABS);位於澳大利亞的澳洲國際商學院Global Business College of Australia(GBCA)、澳大利亞中滙學院Edvantage Institute Australia(EIA);以及位於新加坡市區的新加坡中滙學院Edvantage Institute (Singapore)(EIS)。

集團在專注辦學的同時,也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在慈善民生、鄉鎮扶貧、教育振興等社會公益事業廣泛開展社會貢獻活動,以實際行動主動履責,積極回饋社會。自上市以來,集團在ESG領域貢獻突出,並於2024年榮獲智通財經「最佳ESG創新」獎、格隆匯「ESG創新實踐卓越企業」獎。Copyright 2025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