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AI開戰1/研華股價逆襲!71歲老董手機有GPT+DS+Grok「只有做這個」才能賺到錢

[周刊王CTWANT] 對剛過42周年慶的研華(2395)來說,2025年是一個關鍵轉折點。這家稱霸全球的工業電腦大廠,去年交出一張「雙降」成績單,營收597.86億元年減17%,稅後純益90.05億元下滑近17%,有趣的是,研華股價從去年11月間不到300元的谷底,翻轉上揚走出432元歷史天價,截至記者發稿股價來到394元,成功逆襲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71歲老董劉克振口中的「邊緣AI」。
「AI的普及速度實在太快了,我每天晚上看電視,沒聽到AI就睡不著啊!」劉克振在3月5日研華法說會上,幽默地開場;事實上,三個月前他才在自家「願景啟航年會」上預測,「未來十年將是邊緣AI的黃金時期」,沒想到,這波浪潮來得比預期還要快。
「過去兩個月,AI的變化就是翻天覆地了。」劉克振興奮地說,過年期間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推出小模型Deepseek-R1,接著馬斯克的Grok問世、OpenAI 也陸續升級ChatGPT ,「每一兩個月都有橫空出世,未來會越來越快,到之後人家可能不理你了,因為太多了。」
「我手機上就有這3個(GhatGPT、Deepseep、Grok),碰到問題就問它們,回答都差不多。」他認為,大語言模型的獲利不容易,「Deepseek沒收錢,ChatGPT我用了半天,一個月交20塊美金(約新台幣661元),有夠便宜,這樣就賺不了多少錢。」
劉克振分析,AI因生成式大語言模型(LLM)的演進與普及,從高門檻技術,邁向「開源化」與「低成本」的中小型語言模型,DeepSeek的橫空出世,更讓他篤定邊緣AI時代即將全面爆發。
在劉克振看來,企業不可能把所有數據都丟到雲端,這樣不僅成本高昂,還有數據安全與運算效率的問題,比如工廠、零售、醫療等場域,所以最好的解法就是在地端建立運算能力,讓AI直接進入企業的內部場景,「你服務醫院,服務工廠,那是一個一個就是真金白銀的收錢。」而這,就是劉克振口中「研華最大的機會」。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經理周駿呈對CTWANT記者解釋,「通用大型模型(LLM)訓練參數高達500億(50B)以上,伴隨著高昂的資源需求和運行成本,而小型專用模型(SLM)訓練參數小於100億(10B),利用特定資料重新訓練,在專業應用、低延遲、使用者高度互動等特定應用需求上表現良好,具經濟效應與實用性,也兼具資料隱私保護要求,對LLM來說,SLM都是開源、不上雲的,特別適用於手機、物聯網、邊緣設備的應用場景。」
他以製造業為例,將邊緣AI安裝於工廠設備,可即時監測機台運作狀況,檢測異常或預測維護需求,安裝於醫療業上,則可即時分析病患的生理數據(比如心電圖或血壓變化),「邊緣AI可減少資料傳輸損耗並提升反應速度,還有助於保障資料隱私。」
「AI 走向百工百業的時間點,就在今年下半年!」企業導入的速度越來越快,劉克振給了自己一個「火速任務」,一錘定音,「研華基本放棄雲端市場!」全面搶入地端市場:AI邊緣運算。他的戰略很簡單:應用市場、硬體、軟體,三合一。
首先,研華目前設60個事業單位(BU),深入全球不同應用市場,「未來可能會成長到100個,就是為了應對不同行業的需求。」他透露,研華為提供客製化的地端AI解決方案,將重點鎖定智慧設備、智慧交通、能源與節能、智慧醫療、智慧城市與零售等五大市場。
硬體部分更是研華的「老本行」。劉克振提到,「我們累積40年經驗,擁有超過1000種產品,涵蓋工業電腦、伺服器、邊緣設備等,未來將持續優化這些產品,以支援AI運算需求。」
至於軟體部分,研華正在補強,「10年前,我們才開始踏入軟體,這對研華來說是全新的挑戰。」劉克振說,為擴大開發規模,除了現有300名軟體工程師,未來計劃外包給印度公司。

研華自2016年起推出WISE工業物聯網雲平台,目前提供客戶 WISE-IoT 與 EdgeSync 兩大軟體層,劉克振說明,WISE-IoT就是提供「應用領域的集成工具,讓系統整合商能夠直接兜起來就好,不需要從零開始寫程式」。
而EdgeSync就是「負責硬體與軟體的嫁接」,讓不同系統和設備「講同一種語言」,劉克振鮮活的形容,「這一塊和NVIDIA的CUDA類似,就像你煮一餐飯呢,你就買一些現成的食材炒一炒就可以。」他強調,CUDA的成功,就是因為讓所有開發者可以直接使用NVIDIA的硬體,研華要做的,就是讓客戶的應用軟體能夠無縫銜接自家邊緣運算設備。
邊緣運算市場商機何時爆發?研調機構 Gartner預估,將從2023年的 131億美元到 2033 年翻 4倍到511億美元。事實上,研華已開始吃到餅, Edge AI 營收佔比已從2023年的 4%(按2023年總營收645.68億元來算,約19億元),去年提升至 9%(按2024年總營收597.86億元來算,約53億元),「今年預計達到 15%,明年希望衝破 20%。」財務長陳清熙在3月5日的法說會上這樣說,這商機正是帶飛研華股價半年上漲約兩成的關鍵。
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劉克振將帶隊重返展場,同時發表全新品牌概念「Edge Computing & WISE-Edge in Action」,宣講邊緣運算如何協同軟硬體與產業應用,「讓市場理解,地端運算將成為AI落地的關鍵技術。」在這場地端AI的競賽,劉克振已起跑。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