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高中生打造百萬下載營養追蹤App!主打「高準確度AI飲食辨識」顛覆業界

[周刊王CTWANT] 在人工智慧正徹底改變我們生活各層面的時代,一位17歲的高中生正在健康科技領域掀起波瀾。Cal AI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亞德加里(Zach Yadegari)開發出一款營養追蹤應用程式,透過AI技術與創新行銷策略,向傳統產業巨頭發起挑戰。
據《富比士》的報導,亞德加里回憶道,「我從10歲就開始熱衷創業」。他的創業之路始於每小時收費30美元的程式設計教學,「我開始擴大規模,在當地臉書社團刊登廣告後,學生人數從1位變成2位,後來又增加到3位。對10歲小孩來說,這簡直是筆巨款。」
早年的創業經歷與意外獲得的靈感,塑造了他的商業思維。「看完《社群網戰》後,我意識到用時間換取金錢的模式難以擴展,」亞德加里表示:「目睹祖克柏的成就,讓我立志在年輕時就能實現財務自由並創造同等影響力。」
創立Cal AI前,亞德加里在COVID-19疫情期間便展現創業天賦。發現學校向學生發放搭載Google Chrome OS系統的個人電腦Chromebook後,他創建集結熱門遊戲的免封鎖遊戲網站,該平台吸引500萬用戶,最終以6位數美元售出。
此後他與程式設計營結識的同齡夥伴亨朗馬克(Henry Langmack)合作進軍消費應用市場。首款產品「Grind Clock」是款以美國勵志演說家高金斯(David Goggins)風格鬧鈴為特色的勵志鬧鐘,上線2週即獲2萬次下載,但後續成長乏力。
為突破規模化瓶頸,亞德加里結識了半年內打造2款千萬級下載應用的安德森(Blake Anderson)。安德森不僅提供資金與專業知識,更以平等合夥人身分加入團隊。在這2位青少年主導下,首版應用程式正式啟動開發。
Cal AI在多年缺乏變革的營養追蹤市場中異軍突起。這款應用整合了諸多傳統競爭對手欠缺的突破性功能,包括: 超過50萬種食物的龐大數據庫、條碼掃描與食品標籤識別、AI視覺餐盤分析、自然語言飲食記錄(如口述「一份鮭魚沙拉」即可自動記錄)。
相較於MyFitnessPal、Lose It!等仍依賴手動輸入的業界巨頭,Cal AI憑藉AI技術確立了高端市場定位。「這些老牌應用多年來毫無創新,市場早該被重新定義」亞德加里直言不諱:「我們已是App Store上成長最快的健康類應用。」
報導補充,2024年5月上線的Cal AI,其實源自亞德加里親身使用既有產品的挫折體驗。「用MyFitnessPal記錄3天我就放棄了,手動輸入每樣食物實在太違反人性。」他與技術合夥人安德森在多次討論中確認:市場急需更智慧的解決方案。
其核心AI影像辨識技術能透過食物照片估算營養成分,準確率達90%——這甚至超越美國FDA允許營養標籤存在20%誤差的標準。「在自然光線與適當角度拍攝時,我們的算法比包裝標示更可靠。」亞德加里透露技術細節時充滿自信。
如今上市6個月以來,Cal AI已創下100萬次下載、年經常性收入1200萬美元、17人全職團隊、用戶日均記錄4餐等驚人成績。關鍵在於其獨特的「網紅共生營銷模式」,也就是捨棄傳統廣告代理商,直接與數千名健身網紅建立分潤合作。亞德加里犀利指出:「大企業失敗在於不夠靈活,他們根本跟不上社交媒體與AI的演化速度。」
不過17歲的亞德加里面臨同齡人難以想像的挑戰:「每天上午在高中上課時,我都在Slack遠程管理17人團隊,所有重要會議都排在放學後。」這或許解釋了為何Cal AI的核心用戶正是15至25歲大學生,他們自然能理解年輕世代的使用習慣。
儘管目前男性用戶佔比達70%,團隊已開始拓展國際市場,新增多語言支援。亞德加里更瞄準銀髮族市場:「55歲以上族群對健康管理的需求其實更迫切,這是我們下一步要攻佔的藍海。」
而隨著公司快速擴張,這位年輕創辦人正面臨重大抉擇:「我確實考慮過大學,但現階段計劃是高中畢業後先休學一年,全力將Cal AI推向極限。」他們的未來藍圖包括:將AI準確率從90%持續提升、開發「網紅營銷平台」開放內部工具、建構「流量生成系統」助新創產品曝光、突破現有年齡層框架。
報導指出,Cal AI的成功映照出Z世代創業家的集體覺醒。同為17歲的技術長朗馬克(Henry Langmack)甚至沒有大學文憑,亞德加里卻盛讚:「他是我見過最出色的CTO,沒有之一。」
就在蘋果隱私政策重創Facebook廣告效益之際,Cal AI驗證了「網紅直連模式」的可行性。亞德加里分析:「當傳統廣告追蹤失效,網紅營銷的投資報酬率反而清晰可見。」
但真正的考驗在於用戶留存率——根據Adjust.com數據,健康應用30日留存率普遍低於30%。亞德加里坦承:「我們也面臨同樣挑戰,這某種程度是產品特性使然。健身本來就考驗人性,所以年費制對這產業特別重要。」
這場由高中生主導的商業革命,正重新定義數位時代的創業樣貌。無論亞德加里最終選擇史丹佛大學或全職創業,他的故事都已證明:年齡再也不是顛覆產業的門檻。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