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董座1/陳致遠9/7自辦音樂會 獻聲為警消社福團體募款

[周刊王CTWANT] 「希望在有能力時幫助需要的人;扶一位長者過馬路,也是一種幫助,很多企業家回饋社會做的很多,比比皆是,我沒有很特別。」誼遠控股集團董事長陳致遠接受CTWANT專訪時,述說投身公益邁向三十年期許,而對於他的二通電話,加速催生兒童肝膽、肺臟移植基金會,他只簡單地說:「是做對的事。」
9月7日,陳致遠將首度自辦公益音樂會《英雄有愛》,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型劇場登場,準備為警消、無國界醫生、更生少年、導盲犬教育等十個社福基金會團體募款,「邀請親朋好友來聽我演唱,還要捐款共襄盛舉。」

在這之前,7月19日,他也會在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25周年公益活動中現身演唱,與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台灣石化合成董事長吳澄清家族共同呼籲各界繼續關注「愛肝護肝從小做起」,他們都是基金會成立的重要推手。
今年63歲的陳致遠,為萬海陳家第三代,目前為誼遠控股集團董事長、勇源輔大乳癌基金會創辦人、勇源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同時還擔任十餘個社福基金會董事。
1999年一天,陳致遠主動致電給兒童肝病預防研究的台大醫院張美惠教授,開啟迄今與基金會「wonderful journey」緣分。張美惠醫師正是兒童肝膽基金會的創辦人、中央研究院院士,長期專注在兒科胃腸肝膽營養學及癌症預防。
2000年7月基金會成立,2004年開始推動全國性嬰兒大便卡篩檢膽道閉鎖,可說是世界第一個實行此法的標竿國家,當時台灣孩童罹患該症的比率為萬分之二,與全球各國相比不算低。

張美惠教授告訴CTWANT記者說,「當時許多兒童因為沒有很早檢查出有肝膽問題,治療成果有限,長期反覆感染膽道炎住院,導致營養不良,生長遲滯,最後併發食道靜脈瘤出血、肝硬化,只能等待換肝。在器官捐贈風氣還不是很高的當年,很多兒童最終都在病痛中離去,留給家人永遠的痛。」
「醫界和家長們就發起成立基金會,希望能夠在兒童肝膽疾病預防、篩檢與醫療照護上給予支持。」張美惠說,「只是籌備三年,僅募得三百多萬元,還不夠成立基金會的一千萬元」,「突然,我接到陳致遠先生的來電,他說看了報導,讓他來補足成立基金會的差額。」
在此之前,張美惠與陳致遠並不相識,「後來我才知道張教授是我熟識的前國泰醫院院長林志明醫生的夫人。」陳致遠說,「若我沒記錯,我是看了你們集團《中國時報》的報導,知道要為膽道閉鎖小朋友募款,起心動念一瞬間,是對的事,就去做。」
陳致遠還補充說,另外一通電話就是看了自立報系的報導,致電給台大醫院李元麒教授支持成立肺臟移植基金會。李元麒是國內肺臟移植手術的權威,他在2011年因病英年早逝,「想起李教授癌逝離去,令人傷心。」

「我在國外讀書,返台工作那年是30歲,多年後,開始覺得自己行有餘力,可以支持公益團體。」陳致遠談起初衷,「我一直很喜歡唱歌,在每隔幾年基金會的周年慶活動中,我會歌聲分享給大家。後來看到孩童長大後健健康康的回來當志工,看到一起扶持基金會的年輕醫生如今要卸任醫院院長,這25年相當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旅程,有許多『成長』的記號。」
陳致遠說,家族長輩成立萬海慈善基金會、勇源文教基金會作公益,一年多前開始捐助警消界戰術止血帶,「第五天就派上用場救了一位民眾的生命」,「我沒有很偉大的願景,一步一腳印,在能力範圍內,儘量去幫忙需要被幫助的人;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是生活秘訣,你自己如果不能開心快樂,大概也沒有能力帶給人家快樂。」
正如陳致遠在訪談中,分享一家很成功企業CEO接受採訪時,怎麼樣都說不出來覺得有什麼特色,卻讓人很習慣去他們那裡消費。因為CEO說「沒有什麼特色,就是做得讓人需要。」他常受許多團體邀請,參與公益、分享歌聲,行有餘力,就有他的身影。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