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home EMBA】Facebook假帳號危機再現!品牌主廣告成本如「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你的Facebook貼文突然被刪除了嗎?不少台灣網友發現,自已在Facebook貼文無預警收到「違反《社群守則》」的通知而遭到刪文或下架,部分媒體揣測可能是受到大規模假帳號檢舉攻擊。雖然Facebook官方隨後澄清是「技術問題」,與貼文內容無關,亦不是假帳號攻擊,然而Facebook假帳號猖獗、隱私權疑慮等負面消息已不是一兩天的事情,而這次的事件,也不禁讓人重新思考Facebook衍伸出來的諸多問題。
根據Facebook前陣子公佈的第三季財報,其活躍用戶數量已來到24.5億,將近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數量。若將之看成一個國家,「臉書國」無疑是全球人口最大的國家!不過,根據Facebook的《社群守則執行報告》,光是今年第一季,臉書就已移除了21.9億個假帳號,驚人的數字顯示平台上假帳號的問題,多年來仍然未得改善,而且防不勝防。
除了假帳號的問題以外,臉書在用戶數據上也是一直爭議不斷。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近期發布報告控訴臉書、Google壟斷網路,並追蹤、濫用使用者的個人隱私資料,暗中控制用戶的數位生活,如此行為已侵犯人權,急呼籲各國政府應保障人民有不被這些巨頭或廣告商追蹤的權利。
若以數位行銷的角度來看,Facebook假帳號氾濫,對品牌主來說,將珍貴的行銷預算全部投注在臉書上,卻無法確保真正買到正確的用戶並提高轉換率,其實是相當「傷本」的一件事。Facebook廣告成本,在近短短5年內快速飆高10倍以上,若品牌主沒有明確的目標策略,只是一昧地迷信臉書龐大的用戶能帶來的可能利益,恐怕投入的時間、金錢不斷增加,但真正的效益卻不斷縮水。
根據國際市場調查機構eMarketer預估,2019年的全球數位廣告支出成長幅度為17.6%,達3,332.5億美元(合約新台幣10.1兆元),數位廣告將第一次佔全球廣告市場的一半。而其中最大的數位廣告商前三名包括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等。然而,品牌主不斷將預算往這些廣告商投,換來的效益卻常常並未與成本相符。主要就是因為網友雖然在搜尋引擎、社群平台上搜尋資訊,並非人人都開啟了消費模式,這些平台確實能反應趨勢,但卻無法真正反應消費者的購物動機、更遑論走進消費者的採購生活圈。
還好除了這些社群巨頭以外,我們還有本土的電商大數據可以選擇!以PChome為例,累積了過去二十多年來台灣人的「本土網購數據」,能預測台灣網友當前最細微的網購行為變化。例如,現在正邁入年底購物旺季,消費者看了A商品之後,為什麼看似毫不相關的B商品搜尋熱度也一起飆高?農曆年節大檔期,除了大家原本就愛買的商品以外,又有哪些商品成為近年來消費者的新寵?這背後的購買動機又是什麼?網友的消費旅程中發生了哪些事情?本土電商大數據將可以一次幫你解答!快把握電商動態大數據,緊緊抓住年底旺季商機吧!
對網路行銷有疑問? 預約免費電話諮詢!
請來電 02-27000898 分機6066
或來信至 show@response.pchome.com.tw
將有專人盡快與你聯繫!
- 記者:網路行銷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