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外籍勞工之子 阮智維成德國左翼黨政治新星

德國薩克森邦近期選舉中,左派黨(Die Linke)越南裔28歲青年阮智維引起德國政壇關注,他在該黨支持率低迷時,高票當選進入薩克森邦議會,是該邦第一位亞裔議員,德媒評其為一顆「冉冉上升的政治明星」。

「左派黨」支持率近年大幅萎縮,不僅在德東地區面臨極右翼崛起挑戰,該黨極具聲望的要角瓦根克內希特(Sahra Wagenknecht)也於去年脫黨,成立政治光譜更激進的左翼「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BSW),泛左陣營陷入分裂困境。

在9月1日邦議會選舉中,今年歐洲議會大選前才成立的「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分別於圖林根(Thuringen)、薩克森(Sachsen)邦斬獲15.8%、11.8%選票,大幅超越左派黨。

薩克森邦過去隸屬東德,為「左派黨」傳統票倉,本次選舉得票率僅剩4.5%。一片低迷選情中,萊比錫第一選區(Leipzig I)候選人阮智維卻異軍突起,以39.8%超高得票率當選,保住「左派黨」在薩克森邦僅存的兩個邦議會席位。

阮智維(Nam Duy Nguyen)是誰?他又如何在左派黨低潮時,從當地傳統大黨與極端勢力的夾殺中拚出頭,成為近日德國媒體與政壇熱議話題。

東德越南勞工第二代 是班上少數亞裔

阮智維的成長背景是德國越南移民家庭縮影,80年代父母為追求更好生活,透過當時共產東德(DDR)與「社會主義兄弟」北越所簽訂外籍勞工引進計畫,飄洋過海來到德國。

根據競選影片,小時候阮智維和父母住在德勒斯登(Dresden)一間小屋,父親平日在鋼鐵廠上班,假日則和母親一起在社區裡販賣蔬菜和水果,現在則經營著一家報攤。

1996年出生的阮智維,童年正值柏林圍牆倒塌初期,兩德統一後隨之而來的變革與不安瀰漫著舊東德,和大多數沒有能力西移的人相同,他的家庭並不富裕,不僅如此,越南裔的阮智維經常是班上少數有色人種之一。

回憶過去,阮智維常常成為同學們好奇甚至嘲笑的對象。然而飽受歧視的童年並未讓他畏縮,反而受這樣的環境滋養,培養出對弱勢的同理心,對社會不公的現象也比同齡人來得敏銳。

進入大學,他將對人們的關注轉化為行動,積極投入社會運動,並加入左翼學生組織SDS,參與過許多反極右翼的抗爭行動。

去年,瓦根克內希特脫黨出走,「左派黨」流失大量成員與支持者,黨內期望有更多年輕人加入,為老牌左翼政黨注入新血。在左派黨急求轉型、青黃不接背景下,在萊比錫大學念書的阮智維受朋友鼓勵,代表「左派黨」參選,成為萊比錫第一選區候選人。

用雙腳跑出選票 選舉期間按了逾4萬戶門鈴

「我們按了近4萬9106戶門鈴,進行超過1萬4000次對話,」競選期間,阮智維挨家挨戶拜訪,傳達競選理念與政見,選區有5萬名具投票資格選民,他和團隊敲開了其中超過4萬1千戶的大門。

阮智維說,「有天朋友告訴我,遇到事情不能只抱怨,必須行動起來,證明(這個政黨)還有更多可能性。」

明鏡週刊(Der Spiegel)評析,阮智維不像瓦根克內希特一派,反對德國向移民與難民開大門;也沒有傳統「左派黨」人有濃厚的共產東德懷舊情節,受黨內進步派歡迎。

而不害怕批評黨內日漸守舊官僚作風的他,企圖將「左派黨」轉型成一個反對種族主義、支持酷兒、保護氣候的政黨,為左翼政黨開創了一條新的路線。

根據薩克森邦選舉結果,原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微弱領先,需邀請其他政黨組成可穩定執政的聯合內閣,與「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結盟也是選項之一。

該黨保護主義色彩濃厚,不僅不歡迎移民,也反對政府補貼包括台積電德勒斯登廠等海外大型跨國企業。

研究東部經濟數十年的衣佛研究所(Ifo Institute)專家藍格尼茲(Joachim Ragnitz)認為,若「基督教民主聯盟」與情勢正好的「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組閣,恐影響國際半導體供應商進駐薩克森邦進程。

阮智維藉高支持率成為薩克森邦議會的第一位亞裔議員、也是越南裔政治新星,能否持續以雙腳跑出選票的精神,在「左派黨」持續發揮政治影響力,並用該邦第一位亞裔議員身份,翻轉東德地區當前極右翼與極左翼支持率高漲、排外氣氛濃厚的社會氛圍,值得持續追蹤關注。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