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遭川普課10%關稅 車輛出口仍遭徵25%業者叫苦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對各國家地區宣布「對等關稅」稅率,英國遭徵10%基本稅率。不過,川普近日已宣布對各國出口至美國的車輛課徵25%關稅,3日起生效,此稅率也適用英國,英國汽車業者因此呼籲政府加速與美方協商、爭取減免。
川普(Donald Trump)今天宣布對各國輸美貨品課徵10%基本關稅,5日起生效;至於川普政府認定常態利用高稅率、匯率操縱及其他貿易壁壘手段「劫掠」美國、造成對美貿易特別不公平和不平衡情況的國家,則遭課徵稅率最高達近50%的對等關稅,9日起生效。後面這類川普口中「犯行最嚴重」的國家,大約有60個。
川普稱,美國對這些犯行嚴重的國家展現寬宏大量,僅對其課徵「折扣」關稅。分析白宮團隊發布的圖表,所謂的折扣關稅,其稅率大約是美方所計算出、各國對美徵收稅率的一半。此稅率計入美方所估算、各國對美實施的關稅及非關稅壁壘。
英國僅遭課徵10%基本稅率,這較不少英國政府官員、業者及專家原預期的約15%至25%要低。不過,比照他國業者,英國生產的車輛3日起輸美將遭徵25%關稅,同樣的稅率另自5月起適用英國輸美車輛零組件,產業界難以樂觀。
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晚間發布聲明指出,英國車業已遭徵25%懲罰性關稅,美方今天追加宣布對英輸美貨品課徵10%關稅,令人深感失望。
聲明提到,增加的成本無法由製造商概括承受,勢必衝擊美國消費者:車輛價格將提高,車輛品項選擇卻可能減少,原因包括終端售價提高恐造成需求下滑,並因此影響英國製造商的生產規劃。
SMMT呼籲英美雙方加速經貿協商,並提出有助支持就業、消費者需求和經濟成長的對策。
據SMMT統計,美國是英國汽車第2大出口市場,僅次於歐盟。美國和歐盟在英國汽車出口總額的占比分別為16.9%和54%。中國是英國汽車第3大出口市場,在英國汽車出口總額的占比為6.6%。
商業暨貿易大臣雷諾茲(Jonathan Reynolds)今天晚間表示,政府將繼續專注於確保英美簽署經濟繁榮協議(Economic Prosperity Deal),以利減緩10%關稅造成的影響。英國對美協商「有一系列工具可用」,且該用時不會猶豫。
雷諾茲所謂的可用工具既可以是對美反制措施,也可以是對美讓步。英國政府迄今未完全排除反制美方的可能性。
川普2月底曾說,美國可望很快與英國簽署「真正的貿易協議」,美方可因此無需向英國加徵關稅。
首相府今天晚間向媒體表示,若能完全免遭徵關稅自然是最好的情況,但英國僅遭徵基本稅率,這顯示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沉著務實、不急於反制的策略,是正確的。政府將繼續與美方協商簽署具長期效力的經貿協議,並爭取美方下調對英關稅。
儘管英國未遭高稅率關稅重擊,英國貨品輸美成本仍將上升,且英國國內市場恐面臨其他國家的出口活動由美國轉移至英國等「低稅率」國家、大量傾銷廉價商品的風險。
此外,一如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所言,全球經貿活動遭遇嚴重干擾,這也會對英國造成影響。
里夫斯3月底才剛發布財政報告,對英國經濟成長前景表示樂觀。然而,當時的預估未計入川普關稅重拳(因為稅率區間遲未明朗)及其他國際因素。財政獨立監管機關「預算責任辦公室」(OBR)示警,貿易戰恐讓英國公共財政更吃緊、限縮經濟成長,不排除里夫斯今年秋天將因此被迫向民眾加稅或進一步削減公共支出。
在野保守黨籍國會議員、影子商貿大臣葛瑞菲斯(Andrew Griffith)主張,是脫離歐盟(2020年1月底生效)讓英國可享有稅率比歐盟低的對美出口關稅。川普向歐盟開徵稅率高達20%的對等關稅。脫歐是英國前保守黨政府政策。
英國官方統計顯示,美國一年自英國進口約600億英鎊(約新台幣2兆6000億元)貨品。英美雙邊貨品與服務貿易額約為2940億英鎊,大致呈現進出口平衡。
川普(Donald Trump)今天宣布對各國輸美貨品課徵10%基本關稅,5日起生效;至於川普政府認定常態利用高稅率、匯率操縱及其他貿易壁壘手段「劫掠」美國、造成對美貿易特別不公平和不平衡情況的國家,則遭課徵稅率最高達近50%的對等關稅,9日起生效。後面這類川普口中「犯行最嚴重」的國家,大約有60個。
川普稱,美國對這些犯行嚴重的國家展現寬宏大量,僅對其課徵「折扣」關稅。分析白宮團隊發布的圖表,所謂的折扣關稅,其稅率大約是美方所計算出、各國對美徵收稅率的一半。此稅率計入美方所估算、各國對美實施的關稅及非關稅壁壘。
英國僅遭課徵10%基本稅率,這較不少英國政府官員、業者及專家原預期的約15%至25%要低。不過,比照他國業者,英國生產的車輛3日起輸美將遭徵25%關稅,同樣的稅率另自5月起適用英國輸美車輛零組件,產業界難以樂觀。
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晚間發布聲明指出,英國車業已遭徵25%懲罰性關稅,美方今天追加宣布對英輸美貨品課徵10%關稅,令人深感失望。
聲明提到,增加的成本無法由製造商概括承受,勢必衝擊美國消費者:車輛價格將提高,車輛品項選擇卻可能減少,原因包括終端售價提高恐造成需求下滑,並因此影響英國製造商的生產規劃。
SMMT呼籲英美雙方加速經貿協商,並提出有助支持就業、消費者需求和經濟成長的對策。
據SMMT統計,美國是英國汽車第2大出口市場,僅次於歐盟。美國和歐盟在英國汽車出口總額的占比分別為16.9%和54%。中國是英國汽車第3大出口市場,在英國汽車出口總額的占比為6.6%。
商業暨貿易大臣雷諾茲(Jonathan Reynolds)今天晚間表示,政府將繼續專注於確保英美簽署經濟繁榮協議(Economic Prosperity Deal),以利減緩10%關稅造成的影響。英國對美協商「有一系列工具可用」,且該用時不會猶豫。
雷諾茲所謂的可用工具既可以是對美反制措施,也可以是對美讓步。英國政府迄今未完全排除反制美方的可能性。
川普2月底曾說,美國可望很快與英國簽署「真正的貿易協議」,美方可因此無需向英國加徵關稅。
首相府今天晚間向媒體表示,若能完全免遭徵關稅自然是最好的情況,但英國僅遭徵基本稅率,這顯示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沉著務實、不急於反制的策略,是正確的。政府將繼續與美方協商簽署具長期效力的經貿協議,並爭取美方下調對英關稅。
儘管英國未遭高稅率關稅重擊,英國貨品輸美成本仍將上升,且英國國內市場恐面臨其他國家的出口活動由美國轉移至英國等「低稅率」國家、大量傾銷廉價商品的風險。
此外,一如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所言,全球經貿活動遭遇嚴重干擾,這也會對英國造成影響。
里夫斯3月底才剛發布財政報告,對英國經濟成長前景表示樂觀。然而,當時的預估未計入川普關稅重拳(因為稅率區間遲未明朗)及其他國際因素。財政獨立監管機關「預算責任辦公室」(OBR)示警,貿易戰恐讓英國公共財政更吃緊、限縮經濟成長,不排除里夫斯今年秋天將因此被迫向民眾加稅或進一步削減公共支出。
在野保守黨籍國會議員、影子商貿大臣葛瑞菲斯(Andrew Griffith)主張,是脫離歐盟(2020年1月底生效)讓英國可享有稅率比歐盟低的對美出口關稅。川普向歐盟開徵稅率高達20%的對等關稅。脫歐是英國前保守黨政府政策。
英國官方統計顯示,美國一年自英國進口約600億英鎊(約新台幣2兆6000億元)貨品。英美雙邊貨品與服務貿易額約為2940億英鎊,大致呈現進出口平衡。
- 記者: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日專電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