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成長330%!兒少成網路犯罪高危族群 家扶籲:正視數位足跡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網路世界已成為現代兒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潛藏的危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散。家扶基金會近日發布《兒少數位足跡調查》報告,揭示近五年來兒少網路犯罪發生數飆升330%;根據警政署統計,2023年前五個月,兒少因網路犯罪被害人數更較前一年同期大增33.2%,威脅不容忽視。
網路普及 兒少安全意識不足
網路滲透兒少生活之深從數據可見端倪,教育部調查指出,兩成以上兒少在國小前即接觸網路,至國小中高年級更突破三成。然而網路安全意識卻顯得相當薄弱,調查顯示,高達五成(50.16%)兒少不知道社群媒體的隱私設定位置,形同在網路世界中「裸奔」。
網路犯罪手法多元 兒少身心恐造成長期影響
針對兒少的網路犯罪手法也日益多元,包括網路霸凌、性勒索、詐騙、接觸不當內容等,對身心健康產生長期影響。犯罪者往往鎖定社會經驗尚淺、警覺性不足的兒少作為對象,進行誘導或勒索,留下難以抹滅的心理陰影。
數位足跡潛藏個資風險 家庭網路安全防線薄弱
「數位足跡」概念尤為關鍵,兒少經常不經意留下發文、按讚、分享、打卡等行為紀錄,這些個資若被有心人士掌握,恐引發個資外洩、騷擾甚至實體風險,然而仍有近五成兒少不清楚刪除內容是否會被保留,顯示對數位資訊持續性的認知尚待加強。
家庭是兒少網路安全的第一道防線,調查指出,近四成(38.49%)兒少表示家長從未與其討論網路安全,更有過半家長未關心其社群使用情形,背後原因可能包括家長網路素養不足、溝通習慣缺乏、或誤以為孩子年幼無需擔心等。
家扶基金會推廣數位保護觀念 打造安全網路環境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強調,兒少保護須仰賴家庭、學校、政府與平台等共同努力。家扶亦推動「數位安全能力促進計畫」,強化網路素養與自我保護意識。呼籲社會大眾關注兒少數位足跡,落實「分享前三思、隱私要設定、交友定留意、親子多交流」四大守則,攜手打造更安全的網路環境。
【延伸閱讀】
每天有近6起兒少遭性剝削!7成網路犯罪 家扶籲「1重要關鍵」
中小學擬強化手機管制!心理師:對抗孩子網路成癮 家長3方面著手才是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9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 記者: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