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嚇阻中共武力犯台 美國務卿:讓代價遠超利益

[周刊王CTWANT]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20日在國會針對中國可能於2027年前對台動武、烏克蘭戰爭持續進行,以及美國在全球戰略資源分配等議題發表看法。盧比歐強調,美國對中國的嚇阻策略,必須從讓侵台的代價遠高於其戰略價值著手,也就是讓「代價遠超利益」,盧比歐甚至指出,嚇阻的核心在於台灣自我防衛能力的強化。
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盧比歐甫自梵蒂岡返美,20日連續出席參議院外交與撥款兩場委員會聽證會。面對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所提出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下令軍方在2027年前具備武統台灣能力」的憂慮時,盧比歐表示「讓中國對台動武所付出的代價高於可得利益」就是建立有效嚇阻力的關鍵。除了台灣本身要具備堅實防衛能力,整個印太地區也需共同建構防禦體系。
盧比歐提到,先前在土耳其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外長會議時,多數成員國已經表達對印太局勢的高度關注,認為若此區發生衝突,將對歐洲大陸帶來嚴重衝擊。
盧比歐強調,國際間對印太風險的認知正在提升,美國應把握機會整合盟邦力量因應中國挑戰。
在討論美國外交資源分配時,盧比歐直言,美國資源有限,當中東或歐洲爆發戰爭時,美國必須投入大量人力與財力來因應,導致無法將焦點與資源集中於印太地區。
盧比歐認為,如果能結束烏克蘭戰爭、在中東建立穩定和平,美國才有餘力處理來自印太地區的長期挑戰。
當共和黨參議員葛蘭姆(Lindsay Graham)進一步追問,俄烏戰爭結果是否會影響中國對台行動評估時,盧比歐表示確實可能如此,如果美國能有效結束烏克蘭戰爭,將向中國傳遞清楚訊息;但若戰事持續,美國及其盟國的資源將被消耗,削弱本可用於強化印太軍事部署的實力,這也將使中國重新評估行動風險。
報導中提到,過去盧比歐曾明確表示,美國反對任何以武力、脅迫或強制手段改變台灣現狀的企圖。
盧比歐如今也強調,這是美國自1970年代末以來持續堅持的立場,未來也不會改變。但若中國在深夜突襲台灣,美國會信守承諾,全力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針對美中關係與經濟依賴問題,盧比歐表示,中國崛起是事實,美國若不想處於對中國過度依賴的局勢,就必須強化本土產業。盧比歐提到,川普政府推動關稅政策的主軸,便是確保美國重新掌握戰略供應鏈,包括稀土、藥品等關鍵產業,避免讓這些核心能力落入中國控制。
在亞太布局方面,盧比歐也解釋,美國是太平洋國家,與區域內如日本、韓國等國的聯盟關係深厚,不會被中國逐出印太。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