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瘦瘦針」供不應求 虛假處方與網購漏洞氾濫

俗稱「瘦瘦針」的減重注射藥物席捲歐美,給予減重者希望的同時也帶來不少隱憂。德國近年出現大量紙本處方籤造假與數位處方籤浮濫現象,引起警方、藥師公會與健保機構關注。

「瘦瘦針」主要是指對含有司美格魯(月太)(Semaglutide)或替爾泊(月太)(Tirzepatide)成分的注射劑,屬於腸泌素類藥物,能模擬腸道荷爾蒙訊號,抑制食慾、延緩胃排空,原用於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後來因顯著的減重效果而廣受關注。

德國目前核准的相關藥物包括Wegovy、「胰妥讚」(Ozempic)與Mounjaro。依規定,患者需BMI達30以上,或介於27至30且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疾病,才符合處方開立條件。

德國聯邦刑事警察局(BKA)指出,過去兩年透過偽造紙本處方取得這類藥物的案件明顯增加,儘管尚無完整統計數據,但相關趨勢已被多地納入治安報告。

巴登符騰堡邦2024年的治安報告即提到,有跨區域、疑似具東歐背景的犯罪集團,以高仿真度偽造處方,在各地藥局領藥後轉售圖利。

德國法定健保總聯盟(GKV-Spitzenverband)表示,這類藥品因適用條件嚴格、價格高昂且需求強勁,特別容易成為處方籤仿冒對象,對健保給付制度與醫療信任造成嚴峻挑戰。

除了紙本造假,近年德國也出現多家標榜「遠距醫療」的線上平台,主打簡易取得「瘦瘦針」處方。患者僅需填寫問卷並上傳體重資訊,無需實際與醫師對談,即可獲得醫師開立的數位處方籤,由合作藥局配送到府。

中央社記者實測,在柏林搜尋引擎輸入Wegovy或Ozempic等關鍵字,即跳出多個投放廣告的遠距醫療網站。

以慕尼黑新創公司Wellster Healthtech Group旗下的GoLighter為例,網站以「三步驟快速瘦身」為賣點,聲稱「無需挨餓與計算卡路里」、「50天內可減重10公斤」,並提供限時折扣,行銷語言直指目標族群,將處方藥高度商品化,還可使用訂閱服務每月固定扣款購買產品。

此類操作引發藥師公會抗議,今年3月,慕尼黑地方法院針對北萊因藥師公會對Wellster Healthtech Group提起的訴訟作出判決,認定其違反「藥品廣告法」,誤導民眾將處方藥視為一般減肥產品。

代表藥師公會提告的律師道格拉斯(Morton Douglas)批評,這類平台將處方流程簡化為線上問卷與刷卡付款,模糊醫療與電商界線,既無法完成真正診斷,也無法保障用藥安全。

他提醒,許多因肥胖而羞於就醫的患者更容易成為目標,不僅花費冤枉金錢,還可能承擔健康風險。

2019年德國「數位健康照護法」(DVG)上路,原意是促進慢性病遠距照護,卻遭部分平台濫用來販售熱門處方藥,與立法初衷背道而馳。道格拉斯呼籲政府儘速強化監管,避免數位醫療成為牟利工具。

儘管GoLighter等平台因廣告違規遭法院禁止宣傳,但在龐大的減肥市場需求驅動下,此類遊走在違法邊緣的「瘦瘦針數位醫療」平台仍持續營運、投放線上廣告,德國在數位醫療發展與監管之間,正因消費者高漲的需求,面臨考驗。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