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憂青少年電動成癮禁玩 新研究證實:每天1小時有益發展

父母憂青少年電動成癮禁玩 新研究證實:每天1小時有益發展
牛津大學最新一項研究指出,適量打電動對青少年大腦和心靈發展有幫助。(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東西方社會的父母對小孩養育方式不同,但大多數都擔憂小孩沉迷電動遊戲,花太多時間在玩樂上,甚至會禁止小孩打電動。在牛津大學最新一項研究指出,每天玩1個小時電動的青少年,外向程度和生活滿意度都比沒玩電動的好,在憂鬱或焦慮方面也低於沒玩電動的青少年。

綜合外媒報導,牛津大學博士普日比爾斯基(Andrew K. Przybylski)發表一項研究,針對5000名10歲至15歲青少年打電動對成長的影響,他意外發現,「每天玩1小時電玩遊戲竟有助於青少年發展。」

外界普遍認為打電動會使人上癮,玩物喪志,但研究結果顯示,每天打電動1個小時的青少年在外向程度、生活滿意度,都表現得比沒有打電動的青少年還好,在憂鬱和焦慮等心理層面情形也低於沒有打電動的青少年。

不過,打電動時間若超過1個小時,在1個小時至3個小時之間,青少年上述幾項指標表現就與沒打電動的青少年沒太大差別;至於打電動超過3個小時的青少年,會開始出現情緒問題等既有印象中遊戲成癮的樣子。

普日比爾斯基對於這項結果也很意外,他認為青少年每天適量打電動是能帶來好處,且現代社會打電動常常能提供社交與身分認同的發展機會,所以管控玩樂時間,與生活日常達到平衡都是要多加留意的,否則就會出現反效果,對青少年發展沒助益。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