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衝擊教學 學者:AI助教有益

AI助教問世,儘管出現回答錯誤、頻繁道歉等狀況,但超過8成學生樂見虛擬助教繼續發展!清大學者王道維26日於適性教育論壇指出,生成式AI落實於教育現場,仍需要審慎評估。教務部次長葉丙成則指出,對於科技應用於教育現場,社會仍缺乏共識,面對生成式AI取代大量工作的狀況,各界都應積極應對該議題。



韓國出AI教科書

生成式AI問世以來,各行各業都掀起AI革命,教育現場亦然。教團聯合舉辦論壇,探討如ChatGPT等生成式AI如何影響教學現場。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王立昇舉例說,如韓國將於2025年導入AI數位教科書,我國教育部長也將立法院提出「AI如何融入新課綱」的報告。



他指出,AI在教學已經成為一大趨勢,但儘管應用層面不斷增加,但生成式AI仍存在不少問題,如有人向AI提問:「人一天要吃幾顆石頭?」,AI竟回答:「每天都要吃一顆石頭」,意味著民眾一旦缺乏資料判斷的能力,反而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



教育創新缺乏共識

葉丙成也指出,自2014年以來就不斷推廣將科技應用於教學,但實務面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台灣的老師還是不太敢嘗試」,一旦新教學方式導致學生成績下降,恐怕就會遭到無止盡的家長投訴,所以對新教育模式就有所保留。



他指出,如今AI興起,教學現場也面臨到相同的狀況,如有老師嘗試使用ChatGPT協助學生寫作,可能就會遇到「學生自主寫作能力退步」等批評,社會至今仍缺乏共識。葉丙成也強調,生成式AI至今已取代非常多人的工作,對孩子的未來直接有影響,所以要直面該議題。



AI助教待改進

清大物理系教授暨人文社會AI應用與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王道維舉例說,在清大物理課程中就曾應用AI建置虛擬助教「小TAI」,不僅能回應問題,還能進行公式推導或進行程式計算等。他指出,超過8成學生使用過虛擬助教後,贊成繼續使用。



然而,虛擬助教仍恐怕出現錯誤回答、造成學生思考怠惰等負面影響。王道維指出,生成式AI要落地於教育現場,不能只靠上而下的指引,需要現場教師評估,主動設計使用情境,才能更好的融入教育。



台大副教務長陳林祺則指出,儘管許多學生與家長都表達出對AI的焦慮,但校方其實滿淡定在看待這件事情,就如同當年Google出來、Wikipedia問世,學校與教師無法阻擋科技往前走,但卻能確認要傳遞什麼樣的價值給學生,並持續引導他們發展。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