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將迎首次倒閣? 學者:不是沒可能

「罷免立委可能是假議題,較可能國會直接重選!」學者劉兆隆受訪時如此大膽預測,他認為藍綠為了爭搶國會改革都想要倒閣獲得最新民意支持,而賴清德為鞏固統治,也會想倒閣。但學者廖達琪認為,倒閣後的選舉成本都要由立委買單,藍白不會想倒閣。



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近日受訪時表示,藍白若不滿覆議,可以直接提倒閣,國會重選,檢視新民意。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也表示,若覆議案沒成功,行政院長卓榮泰是否願負政治責任下台?一時間倒閣的可能性引發許多討論。



藍綠都想要倒閣?

「台灣首次倒閣,可能就在今年!」對此,彰師大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劉兆隆說,2001年民進黨在立委選舉獲得87席,泛藍的國民黨與親民黨分別獲得68與46席,但如今藍綠席次相近(藍52、綠51席),民眾黨席次不多(8席),又沒有區域立委的情況下,藍綠為了國會改革都有動機倒閣。反而之前選舉支持民眾黨的淺綠將回歸,倒閣將對民眾黨很不利。



劉兆隆指出,倒閣也對缺乏黨產等資源的國民黨沒那麼有利,畢竟1個立委的選舉成本約1.5億,民進黨有許多中央補助,且這次覆議失敗,即使換誰當行政院長,包括外交部長林佳龍、副院長鄭麗君等都沒有用,還不如解散國會,讓藍白一些爭議性高的人落選。



賴可能借鏡法國

他分析,法國總統馬克宏2022年選舉後失去國會絕對多數,但他遲遲沒有解散國會,導致施政綁手綁腳,因此乾脆在此次歐洲議會選舉結束後,宣布提前解散國會,希望透過大選獲得多數,這對賴清德或許也有一些啟示性,加上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受媒體專訪時也不怕解散國會,「民進黨應對倒閣已有所準備。」



「賴清德過去的性格也是關鍵。」劉兆隆說,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期間,就曾與時任議長李全教有衝突,200多天不進議會,而國會改革相較之下更嚴重,而且這次國會改革案也會影響到2026年的選舉、甚至2028年賴清德能否繼續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賴清德解散國會的動機更大。



我國不能主動倒閣

不過,中山政研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受訪時表示,《憲法增修條文》沒有說覆議失敗後,行政院長就一定要辭職,至於倒閣是要看國會多數黨是否提出,法國是總統可以解散國會,但我國是被動解散國會,要由立法院先提出不信任案,但她認為國民黨與民眾黨不會提出不信任案,因為我國倒閣後,所有選舉費用都要由立委負擔。



「以前也有覆議案沒被接受,但行政院長仍繼續留任的狀況!」廖達琪說,不信任案通過有兩種狀況,一個是總統重新任命,一個是呈請總統解散國會。但內閣制國家可以透過倒閣爭取擔任內閣官員,但我國立委卻無法藉此獲得更高發展,而成本又要自行負擔,藍白提出倒閣機會不高,「國民黨雖曾喊話要卓榮泰下台,但這並非正式法制程序。」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蘇子喬受訪時也指出,舊《憲法》57條確實有行政院若覆議沒有成功,行政院長要接受該決議或辭職,但《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第2款第2項只剩下「行政院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因此若覆議失敗,卓榮泰也不用請辭,即使過去阿扁多項案子的覆議被否決,阿扁任內閣揆也未因覆議失敗辭職。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