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影和孩子談生命中重要的事:85部好片 X 200道提問,親師必備的引導對話指南
用電影和孩子談生命中重要的事:85部好片 X 200道提問,親師必備的引導對話指南
作者:陳建榮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1-07-12 00:00:00
囊括近十年最適合師生、親子一起看的85部片單
200道引導思考提問 X 16款萬用學習單
打造孩子擁有開啟幸福人生的五大能力!
「看電影,是我教導孩子生命教育的方法。」
將電影融入教學20年的陳建榮老師,
透過一部部電影裡的角色和故事,
打開與孩子對話的管道,
更讓孩子懂溝通、敢創造、會樂活、善關懷、能思辨!
「作為一位未來教育現場的領航員,他給予孩子的已不再是『知識力量大』,
而是能陪伴孩子探索自我、活出生命精采的影響力。」
── 臺東均一高級中學 / 公益平臺基金會董事長 嚴長壽
「影視作品對孩子來說,是娛樂生活、也是思想啟蒙的重要途徑。
建榮以自身觀影心得、教學經驗出發,分析出對孩子的成長要素,內容活潑又容易理解與操作。」
──《火神的眼淚》、《我們與惡的距離》製作人 湯昇榮
本書亮點
超經典 ★ 85部開啟對話最佳片單
囊括近十年最適合親子、師生一起看的金獎電影,
啟發擁有幸福人生的 5 大能力。
超實用 ★ 200道引導式提問 X 16款萬用學習單
一起看完發人深省的影片,可以不只是問孩子:「你覺得好看嗎?」
片中的霸凌、同理、情感、環保、特教等議題,
都是深度對話、延伸思考的開始。
「一般的老師是教書,更好的老師是教人。操作多年的電影課程下來,電影對孩子世界觀的建立、理解他人處境及解決同儕與親師間溝通不順的問題,比老師講大道理還更有效。
電影的可貴,除了娛樂抒壓,也是人際關係中最容易找到溝通話題的工具。孩子生命經驗有限,一直待在教育界的老師,長期處在單純的教學象牙塔裡,也容易與現實社會產生落差。電影幫助我們補足這一個溝隙,讓我們更快打開眼界,知道流行趨勢,同時找到共同的語言與話題。
因此,還是那句話:『讓我們與孩子一起看電影吧!』」——陳建榮
★名人推薦:
激賞推薦
小野 資深電影人 / 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校長
王師 知名電影人 / 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湘涵 金鐘兒少節目「下課花路米」主持人
李崗 知名導演、編劇 / 影想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何榮漢 香港全人生命教育學會理事
林怡辰 國小教師/閱讀推廣人
林曉蓓 資深兒少節目製作人 / 慕尼⿊兒童影展評審
洪旭亮 教師社群噗浪客舵手 / 退休校長
施如齡 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教授
陳藹玲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陳伯任 臺灣電影文化協會執行長 / 光點華山電影館總監
陳穂 香港循道衛理優質生命教育中心總幹事
康燕玉 臺北市忠孝國民小學校長
黃聿清 世新大學廣電系教授 / 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
湯昇榮 《火神的眼淚》、《我們與惡的距離》製作人
劉桂光 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校長
賴延彰 臺北市興德國民小學校長
諶亦聰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專門委員
藍偉瑩 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
嚴長壽 臺東均一高級中學 / 公益平臺基金會董事長
蘇文鈺 國立成功大學資工系教授/愛自造者學習協會執行長
蘇明進 臺中市大元國小老師
——依姓名筆畫排序
★內文試閱:
讓我們與孩子一起看電影吧!
有人說,一般的老師是教書,更好的老師是教人。
過往九年一貫課程的教改,理念涵蓋「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面向,課程的七大領域除了考試會考的語文、數學、社會、自然,還有不考的「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及「綜合活動」。後三者的學習偏向現今 108 課綱強調的素養導向,雖然考試不考,卻是掌握人生幸福的金鑰。
我以「電影」來教導生命課題,固然是因為個人興趣,還有電影本身是結合七大藝術的第八藝術,涵蓋人類難以計數的生命故事,飽含寓意且表達直接,是不折不扣的「軟實力」。
以往的觀念視「看電影」為娛樂消遣,以至於當我把電影當做生命教育課的媒材時,多少令家長產生「這老師太混」的想法。事實上,操作多年的電影課程下來,電影對孩子世界觀的建立、理解他人處境、解決同儕問題, 比老師講大道理還更有效。
在課程設計上,我們不僅是看電影,之後還要畫樹狀圖或心智圖來分析故事、討論核心議題,接著安排體驗活動,讓孩子在生活中實踐,最後舉辦成果發表。這些連貫的活動設計,都是從無開始,然後變成教案,慢慢建立起資料庫。整個流程操作,光是設計學習單、指導學生寫作分析動態文本, 就比老師單純的教學來得複雜與困難。
孩子喜歡看電影,但不是人人都喜歡之後一連串的分析與學習。曾有學生跟我反映,他不喜歡寫觀影後的學習單,但為了可以繼續看電影,他願意耐著性子努力。
結合分析文本的學習單,在一次次練習操作下,我發現學生的邏輯能力變好、口語表達增強、語言成績進步、人際關係改善、開始重視環保,也體會到共好分享的快樂,這些都超乎我們的想像。
因此,讓我們與孩子一起看電影吧!
電影的可貴,除了娛樂抒壓,也是人際關係中最容易找到溝通話題的管道。孩子的生命經驗有限,一直待在教育界的老師,長期處在單純的教學象牙塔裡,也容易與現實社會產生落差。電影幫助我們補足這一溝隙,讓我們更快打開眼界,知道流行的趨勢,同時找到共同的語言與話題。
在滑世代中,觀看電影比以往更為容易,除了走進電影院外,還多了許多影音串流平臺,隨時可以跟世界接軌。
雖然觀看管道變多,但不變的是那種大家一起待在共同空間中,同看一部電影的「儀式感」。隨著電影情節高低起伏,我們一起經歷冒險、體驗苦難,最後一同成長,這種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驚呼、一起療癒的過程,雖然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卻不再感到寂寞。
科技分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藉由科技製造出的電影,卻把我們又連在一起。
▎比冠軍獎盃更有價值的事
在我教學第六年、擔任資訊組長之後,希望和孩子有更緊密的連結,於是接下五年級導師。班上有一位女孩常被排擠,她成績不優,運動也不佳; 在師長眼中,她常笑臉迎人、溫和有禮,但對待同學時,常常態度不同。
「老師,可以不要讓她參加大隊接力?」有一天,同學來跟我說。
「對啊,大隊接力不是每個人都要跑,我們就不要把她排上場。」有人這樣附和。
這種擺明把她剔除在外的舉動,讓我不甚認同。於是,我放了一部運動電影《衝鋒陷陣》,描述在美國種族融合政策下,一位黑人橄欖球教練來到白人高中擔任美式足球教練,他面對化解種族藩籬的困難,想辦法打破膚色疆界,然後把一支常敗隊伍推至冠軍寶座,是部感人又勵志的電影。
「我們的膚色有不一樣嗎?」看完電影,我問學生:「如果男生都覺得自己跑得很快,那為什麼她一加入,我們就會輸呢?到底什麼叫真正的成功?什麼是真正的冠軍?」
在女孩去潛能班上課時,我問同學:「你們對她有什麼不滿?她在你 們面前是什麼樣子?」我請兩位同學在黑板寫下對她的觀感,「說謊、沒禮貌、雙面人……」洋洋灑灑寫滿了黑板。
「你們的心聲,老師看到了。」我說:「但老師要跟你們講一個其實不能跟你們說的事。」
女孩來自單親家庭,通常父母離婚,往往會爭奪孩子的撫養權,但這個女孩的遭遇完全相反。後來她跟著爸爸生活,有一次爸爸生氣,情緒一來, 竟然拿起熱水瓶擲向她,把她嚇壞了。
當女孩從潛能班回到教室,我讓她看黑板上同學寫的字,然後說:「老師喜歡你,因為你很有禮貌、很懂事,老師還常常怪同學們對你不好。你看黑板上寫的,是不是同學誤會你了?」
女孩不語,然後流下眼淚。我告訴她:「老師希望同學對你好,老師這麼努力,你也要努力。」
後來,我從同學當天回家寫的心情札記得到一些反饋。一位懂事的女生寫道:「我可以理解為什麼她要叫我姊姊,她明明年紀比我大。那是因為她希望有個姊姊陪伴她,才不會感覺那麼孤單。」
之後,把女孩排進大隊接力,再也沒遭到阻力。為了她,班上男孩考慮後,跟我商量調動棒次,想把她排在前三棒。他們想,等她跑完,很可能落後別班一大圈,棒次調前,可以盡早解除彼此心裡的負擔,讓出空間給後面的跑者追趕。
女孩開始修正對待同學的態度,班上的女生也陪著她練習跑步。雖然她進步緩慢,同學也不逼迫,只叮囑:「慢慢跑沒關係,千萬別跌倒。」
「你明天一定要出現。」運動會前一天,同學特別交代她。多年來,學校運動會當天,女孩總是臨時請假,是真的生病?還是接收班上某種「你不要出現」的暗示?因為只要她不出席,他們班就不會輸。
大隊接力時,果然如男生所料,女孩跑完已落後前面一大圈,但在交棒後,大家開始加足馬力、死命追趕,拚到最後,居然領先一圈,拿下冠軍! 雖然只有三個班在競賽,但大家體會到贏得比賽的真義,其價值遠遠勝過冠軍獎盃。
▎我們都是外星人
特殊學生對老師和同學來說,常是班上的爆點與挑戰。過去由於醫學 觀念不足,這些表現不同、躁動不安的孩子,容易被貼上「害群之馬」的標籤,使他們成長過程充滿挫敗與艱辛。
然而,特殊孩子要融入一般孩子的團體實非容易,師生要了解、包容他們的狀況與處境,種種困難都考驗著帶班導師。老師要授課、要排解糾紛, 還要關注其他學生,一天下來真是身心俱疲。
小祐祐曾是我們學校遠近馳名的自閉症孩子。遠近馳名的是他的尖叫, 用來表達情緒或需求沒被察覺的反應,每天都會照三餐不停響起。
在小祐祐即將升上五年級、轉換班導時,高年級的三位帶班導師(包括我),每個人都在內心祈禱「不要抽到小祐祐」。抽籤前一天,我的朋友還為我占卜,結果抽出一張不妙的「天使卡」,上面寫著:你是性靈的老師,不要畏懼挑戰,神會給你必要的幫助。
果然如同上天安排,小祐祐來到我的班上。整個暑假,我不時思考,如何讓小祐祐融入團體?如何維持班級秩序?我從電影《心中的小星星》中, 得到一些靈感。
「小祐祐別再裝了,其實你不是地球人,你是火星人對不對?你覺得 地球人很煩,他們都不了解你。」開學第一天,我請小祐祐過來,對他說:「老師告訴你,其實我也不是地球人,我是海王星人。既然我們都來到地 球,就要學會跟地球人相處,你可以看看,教室哪個地方像火星,你待在那裡比較舒服?以後老師和同學看到你在那裡,就知道要給你一點時間與空間。」
理解與善意,固然是對待自閉症孩子的方法,但並不表示從此一帆風 順。一般人的環境對自閉症孩童來說,充滿太多太多的「過敏原」,一旦碰觸,小祐祐的尖叫聲就出現了。不過,「理解」其行為模式及背後動機,的確減少小祐祐的尖叫次數。
為了讓小祐祐快速冷靜下來,我曾在手機安裝可吸引他目光的「憤怒鳥」遊戲,只要他願意冷靜下來,我就讓他玩一下,好快速轉移他憤怒不安的情緒。
六年級時,我在電影課程中安排《星星的孩子》。這是由 HBO 製作,講述自閉症名人、畜牧博士天寶・葛蘭汀自傳的劇情片。影片最精采之處, 在於天寶可以用自己的角度,清楚敘述自身的內在世界,以及看待事物的方式及觀點。還有她的媽媽及恩師,如何調整對她的態度及教學方式,讓天寶就算身處「過敏」的環境,也能逐漸學習掌控。
導演最厲害之處,在於熟練利用視覺技巧,將大量圖像與影像結合,用來述說天寶的故事,一般孩子看了,也能了解自閉症者的內心及行為模式。其實,電影的聲光刺激對小祐祐來說,也是不太能承受的過敏原,但因為太好看了,小祐祐邊用一隻手摀住耳朵,邊低頭做一下別的事,然後不時偷看一下銀幕,就這樣把電影看完。
這部電影讓同學明白什麼是自閉症,進而理解自閉症者成長的辛苦,並且告訴他們,自閉症者也能闖出一片天地。
後來,在觀影學習單的問題裡,孩子們自動寫出「自己是如何對待小祐祐」。有人為他抱不平:「他又沒做錯事,為什麼男生總要欺負他?」有人看到小祐祐的天分:「小祐祐好厲害,好會畫畫,希望有一天可以買他的畫。」最重要的是小祐祐的反饋:「我好像看到以前的自己,天寶發脾氣時真的很恐怖,原來我的尖叫聲那麼可怕。」
▎風暴中的危機與轉機
理解和正確的對待,加上班級一位帥氣男生不時伸出援手,小祐祐的學校生活順利多了,雖然還是有出狀況的時候。有一次上自然課,自然老師將男女分組進行搶答競賽,在勢均力敵、同分的狀況下,小祐祐自願回答最後一題,但他故意答錯,好讓女生取得勝利。
男生組氣壞了,一個男生脫口罵道:「你這個白癡、智障,害我們輸 掉。」此話一出,小祐祐開始失控暴哭,並且不願意離開自然教室。
立馬有同學回來向我報告,要我去領回小祐祐,我故意拖延了一堂課的時間,等到小祐祐願意回來,才開始問話。
「剛剛是誰那麼生氣?」
「老師,你不是教我們玩遊戲也要認真嗎?我們很認真想要求勝,有錯嗎?」出口罵人的男生說。
「對,小祐祐故意讓你們輸是他的錯。但老師在乎的是態度,因為這樣,就罵人白癡、智障,對嗎?」
我轉頭問小祐祐:「你是否也有錯呢?」
尚未消氣的小祐祐憤恨大喊:「我要叫我爸爸告死你們!」
後來有幾位男生願意跟小祐祐道歉,勇於認錯的行為,立刻得到不少女生的稱讚,但小祐祐仍不滿意。
「小祐祐,對方有錯,但你也有犯錯。」
僵持中,我說:「既然大家都有錯,那老師請雙方父母來學校談談如何?」
一直很怕爸爸的小祐祐,聽到我這樣說,開始陷入沉思。
這時有女生直接問:「小祐祐,你要怎樣才能消氣?」
小祐祐脫口而出:「給我糖果吃!」
「不早說,我還有很多!」
聽到這樣的答案,大家都笑了。
一場紛爭告終。當大家放學離開教室後,我把罵人的男生留下來。
「你罵他白癡、智障,但你有沒有想過,小祐祐考試都考贏你,他是白癡,那你是什麼呢?」罵人的男生低頭不語。
我繼續說:「你要知道,任何人考試考不好,老師都不會這樣罵你們。老師只是要你想想,當我們用殘忍惡毒的語言罵人時,對方聽了有什麼感 覺?這樣真的對大家好嗎?」
畢業前夕,小祐祐在給我的信中寫道,「感謝老師為我伸張正義,也一再包容我……」典禮那天,小祐祐哭得非常傷心,他的父母帶著他,一一向平時照顧他的同學及師長道謝。畢業後,我不時收到小祐祐寄來自己繪製的卡片,卡片的標題寫著「你是最棒的老師」。
天寶・葛蘭汀表示,自閉症者在小時候需要大量的一對一練習,好融入所處環境的各種狀況。後來,臺北市的特教輔導團找我用「特教電影」,與普通班學生進行融合教育,我可以有現場操作的實務經驗,這些都是小祐祐給我的。
特教電影是拉近兩者進行融合教育的優良媒材。與其苦口婆心、煞費心力的勸導,不如放一部相關的電影,然後彼此討論來得有效。「看電影」是我教導生命教育的一種方法,站在教育的立場上,孩子們的改變與反饋,才是最重要的禮物。
因此,還是那句話:「讓我們與孩子一起看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