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疫後消費成長強 消費者申訴調解案增逾1成

伴隨疫後消費成長強勁,行政院消保處今天表示,112年全國受理申訴及調解案件共7萬8682件,不僅比111年多8056件、增逾1成,首次申訴及調解案件占近8成,「線上遊戲」連3年居冠。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發布新聞指出,主計總處1月底公布民國112年國內民間消費成長率概估8.41%,創下近30年最大增幅,且全年民間消費規模突破新台幣11兆元大關,也寫下歷史新高;隨著疫後消費成長強勁,全國消費者申訴與調解案件也有兩大特色出現。

消保處說,首先是112年度全國受理申訴及調解案件計7萬8682件,較111年的7萬626件,增加8056件、增幅約11.4%;其次,112年度第一次申訴案件共計6萬2848件,占全國申訴及調解案件近8成。

回歸到往年分析申訴案件類別,消保處說,「線上遊戲」已連續3年排名第一,依舊提醒消費者消費前應先了解業者頒布的遊戲管理規則、活動中獎機率,避免違規使用外掛程式;且宜優先選擇國內註冊的公司所發行或代理的線上遊戲,以確保自身權益。

又主計處統計顯示,以去年民間消費成長率8.41%來看,民眾國外消費貢獻度超過4個百分點。在此脈絡下,消保處統計也可見,全國消費者提出申訴及調解案件第2多的就是「運輸」類別,據此提醒訂購機票時,除要確認機票中英文姓名是否與護照一致,也應瞭解各家航空公司的退、改票、行李託運等規定,確保權益。

第3名則是「食品」類別,消保處說,因有業者違法販售過期食品及發生食品衛生等事件,從前一年的第4名升至這次統計的第3名;並提醒消費者使用外送平台送餐服務,應了解扣款方式、送餐通聯流程,並在網頁點餐後留存扣款畫面、雙方聯繫資料,做好證據保全。

以及應儘量購買包裝完整的食品,並留存購買憑證、有問題的食品,以便爭議發生時可做檢驗、佐證。

第4名是「服飾、皮件及鞋類」,消保處提醒消費者,若在一頁式廣告上消費,已取貨付款時,應儘速拆封確認,若有瑕疵欲退貨卻找不到賣家或託運人,可及時運用貨運及超商業者所提供的退貨退款或協助措施。

同時呼籲消費者在網路上購物,要注重賣家、平台信譽,並善用第三方支付或網購平台的價金保管機制,以確保權益。

第5名是「補習班」,消保處建議應選擇經合法立案的補習班,如果業者預收超過1個月學費,依規定應提供履約保證機制,呼籲消費者注意,以保障自身權益。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