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時光(的)手箱」 看見大時代下文化認同難題

一卡塵封皮箱竟帶出被遺忘的家族悲歡離合,舞台劇「時光(的)手箱」改編自5大家族顏家真實故事,監製李崗希望藉由大時代下的小故事帶給觀眾感動,探索錯綜複雜的台日歷史情結。

「時光(的)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改編自台日混血作家一青妙的原著「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與「我的箱子」,她從日本老家意外發現一卡塵封皮箱,裡面有情書、母親的日記與父親的遺書,藉此勾起尋根的好奇,看見父母的愛情與家族的悲歡離合。

一青妙的父親是台灣5大家族、基隆礦業顏家的長子,從小便赴日本求學,母親則是日本平民人家孩子。1966年兩人在銀座認識,搬遷台日之間,動盪年代在他們命運深處留下印記,當一個想成為日本人的台灣人,遇上一個想成為台灣人的日本人,文化認同成為夫妻生命中難解課題。

監製李崗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分享,他一直都對台灣的歷史文化感到好奇,並觀察到近年很多人看事物的視角容易被簡化,如電影特寫鏡頭般,無法拉開遠景看到整個世界,導致歷史常常各說各話,越來越分眾。

後來,李崗成立影想文化藝術基金會,試圖結合學術、紀錄片與影視人才,將文獻影像化,就像他小時候喜歡拆解玩具般,想找出深埋地底的歷史拼圖,「歷史沒有真相,歷史只有做的人用很謙卑、真誠的心去拼湊,給大家一個接近真相的輪廓去看」。

李崗指出,台灣影視常拍底層的故事,但台灣其實有貴族,如日治時期崛起知名的5大家族。這群人夾在中國和日本之間,更得因應世界列強、戰爭及思想資源的變化,有劇烈的文化與國族認同衝突,「是現代的我們應該有距離,但有溫度去理解的重要課題。」

過去李崗曾花8年製作關於霧峰林家的「阿罩霧風雲」系列紀錄片,這次則想藉一青妙的家族故事,探索錯綜複雜的台日歷史情結,「一個大國小女子嫁給殖民地首富家的少爺,這段關係裡,就涵蓋國族、家庭、階級衝突」,光劇本就耗時2年製作。

在重重考量下,李崗認為,舞台劇是這個故事最合適的載體,有戲劇張力、時空轉換快速,還能加入創作彈性,例如邀一青妙扮演自己,藉由另一名虛構紀錄片導演身分,陪她探索家族與根源。

唯一可惜的是,舞台劇不像影視能隨時重播,2019年、2021年的演出遇上疫情、面臨取消危機。這次第3度重返舞台,李崗希望這個大時代下的家族物語,能帶給觀眾感觸與感動,「大家都有不同的記憶、不同的情感,甚至有各種意識形態,但眼淚是沒有顏色的,希望這部戲帶給大家一個沒有顏色的眼淚。」

「時光(的)手箱」將於9月6日至8日登上台北國家戲劇院,10月5、6日移師台中中山堂,12月7、8日於高雄衛武營歌劇院演出。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