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黃金48小時安胎 護理師高齡媽保住龍鳳胎

台灣早產率居高不下,即使有臨床護理經驗的孕媽媽,依然對安胎徬徨,今年45歲的孫姓女子多次嘗試,終於懷上龍鳳胎,竟約20週突然破水,幸好把握黃金48小時安胎,母子均安。

晚育成現代趨勢,34歲以上懷孕就算高齡產婦,民國112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44歲,台灣早從110年起每3名產婦就有1人高齡產子,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詹德富今天在記者會提醒,晚育世代應慎防早產危機,預防並延遲迫切早產的治療,也就是俗稱的安胎是關鍵。

安胎藥把握黃金48小時,是安胎用藥安全建議之一。台灣母胎醫學會理事長蕭勝文表示,住院安胎治療目的是在爭取至少48小時給予藥物,以促進胎兒肺泡成熟,降低早產兒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對出生後胎兒呼吸有所助益,降低併發症、增加存活率。

孫姓女子是蕭勝文人工生殖成功個案,她結婚後努力嘗試自然受孕無果,經歷流產及2次試管終於圓夢懷上龍鳳胎,連醫師都捨不得看著高齡產婦的她,挺著超大肚子,不料她在孕期因高位破水持續1週,緊急住院安胎,幸好趕上黃金48小時,雖僅延5至6週,但寶寶有更充分時間發育。

現行安胎治療藥物有2類,分別為乙型受體促效劑、催產素受體拮抗劑,蕭勝文說,催產素受體拮抗劑比較不會像乙型受體促效劑出現心跳過速等不適,已納入健保給付,高齡、多胞胎、高血壓、糖尿病或氣喘等高風險群孕婦可第一線採用,提升母胎安全與降低副作用風險。

台灣多數民眾有安胎意識,卻對風險認知不足,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說,孕期有早產徵兆或早發性子宮收縮應儘速就醫,在臨床上真的見過有安胎風險孕婦堅持留住寶寶,服用安胎藥物,不止沒保住孩子,還進加護病房,甚至死亡,應與醫師共同謹慎討論。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