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泰年度大型建築研究展 回看解嚴後台灣建築變化

匯聚400多件文件檔案的忠泰美術館年度大型建築研究展「台灣建築的解嚴世代」31日開展,探問解嚴對於台灣建築意義之際,也回看1980至2010年間台灣建築的重要發展變化。

「解嚴世代」是展覽稱呼1963年前後數年出生於台灣,並於1987年解嚴前後完成大學建築教育的建築人。

全展聚焦這群解嚴世代的作品或行動所展現出非傳統、非傳承的「不連續性」特質。從「建築展覽」、「建築媒體」、「九二一地震」、「建築設計」等4大面向,梳理出解嚴世代的特殊群像,試圖辯證其所代表的價值觀如何改變台灣建築。

本次展覽由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龔書章擔任總策劃,與忠泰美術館團隊花費逾兩年籌備策劃,提供展覽內容研究、出借珍貴展品者高達近250名,國立台灣美術館及台北市立美術館亦提供重要展覽資料。

龔書章今天在記者會上分享,台灣長達近40年戒嚴壓抑許多人的自由想像,然而解嚴前夕的70年代,隨著國際局勢影響,台灣迎來經濟奇蹟,充滿個人意志的文學、音樂、藝術也在檯面下活躍。1987年正式解嚴更標誌著社會體制的轉變。

龔書章指出,這群解嚴世代的建築師在上一代啟蒙導師帶領下,藉由議題式的集體研究與實作,逐漸開啟他們對未來社會城市的想像,1999年的921大地震後,面對災後重建工作,他們更視其為「讓台灣翻轉的機會」。

現場亦展出「好茶部落」聚落保存與復興計畫、顛覆建築教育模式的「建築繁殖場」、翻轉都市公共空間的「凱旋公園暨新福宮廣場」與創新校園規劃的「西寶國小」等10組解嚴世代的建築空間設計案例,呈現他們用建築反轉與連結社會的實踐性。

全展將於31日起展至2025年1月12日,期間將規劃一系列講座、專場導覽活動,邀請觀眾從多元視角回看時代、世代與台灣建築的故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