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舉辦研討會 協助企業成功進行跨國併購、落實併購綜效
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劇烈變動與貿易戰及川普2.0政策帶來的供應鏈重組等挑戰,許多台商積極向外拓展,將跨國併購視為全球化布局的重要競爭策略。為協助企業掌握跨國併購交易各環節各項核心議題,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2024年12月20日舉辦「從併購到整合-成功進行跨國併購的關鍵議題與實務解析」研討會,深入探討併購架構、稅務風險、法律風險、人才管理以及併購後整合等關鍵議題,透過實際案例與操作指南,協助企業降低風險、落實併購綜效。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法律服務營運長許祺昌於致詞時指出,因應政經情勢,台商近年於海外布局更顯積極,然而台灣企業在積極併購之餘,也逐漸發現併購後沒有整合則效益不彰。順應法規全球化,台灣企業可透過法遵要求被併購公司即時準確地傳遞訊息,提升掌握度。他建議,企業在跨國併購中更須集結不同領域的專家,才可兼顧併購各環節背景溝通以及專業問題解決。
跨國併購之趨勢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併購稅務服務會計師謝淑美分析全球經貿情勢對台灣跨境併購的影響與市場趨勢。她表示,全球併購市場雖然在2023年呈現下滑,但至2024年第三季已經開始呈現熱絡趨勢。綜觀2024年併購市場,隨著主要經濟體的大選塵埃落定,企業原來保持觀望態度開始產生變化,全球併購市場也開始回溫。展望2025年,預計AI、新能源等需求增加,讓企業加速轉型,加上交易資本充足等動因,將驅動2025年併購市場。
台灣的併購市場雖然前兩年總交易金額呈現下滑,但海外併購卻創下新高,顯示台灣企業正積極透過海外併購來實現營運擴張及轉型,預計2025年在主要經濟體未來發展更加明朗的趨勢以及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持續影響,將更加驅動台灣企業進行海外併購。
併購稅務面面觀:從併購架構到風險管理的完整藍圖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併購稅務服務會計師陳民卿與協理謝旻璇表示,併購初期買賣雙方關注重點之一為併購模式,陳民卿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設計讓雙方都說「我願意」的併購模式;另建議,考量買方未來營運規劃、租稅效率等因素一併設計好架構,在併購當下即就未來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
跨國併購所需資金從哪裡來? 陳民卿指出,在併購初期資金規劃時,即須思考資金來源以及未來如何回流,相應的稅負成本以及法規限制等,讓未來資金有效且低成本的回流。謝旻璇提醒,進行稅務盡職評鑑為併購交易風險控管的一環,在交易當下即時管理稅務風險,於併購後整合階段避免重蹈覆轍。
跨國併購應注意法律議題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張家健從自身實戰經驗出發,分析不同收購模式的優缺點,並介紹法律盡職調查查核重點。此外,張家健更以收購剝離事業體(Carved-out business)為例,說明台商應於過程中辯識剝離事業體的獨立運作可能性,並透過盡職調查及契約安排確認被收購主體或事業體是否包含正常營運所需的業務、人員與資產。此外,買賣雙方亦得透過過渡服務協議確保後續剝離事業體能夠順利過渡與整合。
跨國交易的人才議題處理依據PwC Taiwan發布的《2024台灣併購白皮書》,逾8成受訪企業認為人才留任為併購案最重要的議題之一。資誠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執行董事桂竹安從人力資源角度說明併購過程中人才關鍵議題,介紹人力資源盡職調查評鑑需關注重點,以及員工安置方案規劃的模式與實務考量,桂竹安也特別提醒,企業進行跨國併購案特別需要注意管理能量與文化差異的管理,以避免整合失敗。
併購後整合關鍵議題及管理機制在併購後整合議題上,桂竹安指出,併購失敗主要的原因在於未能有效的整合,而最重要的關鍵是沒有完整的方法論與執行計畫,同時又未藉助外部資源與力量確保價值與控制風險。桂竹安以案例說明併購整合計畫開展之關鍵原則與考量重點,同時透過價值鏈分析發掘整合議題與辨識綜效契機,盡速實現併購戰果。
資誠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董事洪惠玲以財務會計角度分享整合重點。她表示,以財務會計角度來看,整合的重點在於確保被收購公司能夠獨立營運,同時確保財務報表的及時和準確輸出,以符合母公司依據法規需按時揭露資訊的要求。此外,整合旨在實現有效的公司治理,監督被收購公司的業績表現和關鍵績效指標(KPI),並追蹤綜效的達成。
至於併購後中長期的整合營運架構及營運模式,資誠併購稅務服務會計師陳民卿及協理林宛萱認為,併購後可思考架構扁平化或區域控股優化的投資架構重組策略,過程中應注意移轉成本的稅務影響並控制風險。而在營運面,則建議企業應思考為何而併,在符合集團合理商業目的、營運實質的前提下,考慮現有外在供應鏈短鏈化及區域主導情勢,規劃適宜的中長期營運策略、營運模式及無形資產配置,並且持續關注政策變動(例如川普新政),情境模擬分析新政對於營運面及財務面的影響。
資誠指出,綜效不會自發產生。併購執行者須具備併購總體效益為中心的併購思維,兼顧併購整合的多變需求,設計適宜KPI,定期追蹤綜效的達成,適時佐以第三方專業資源建構整合藍圖、管理專案,以實現併購綜效。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法律服務營運長許祺昌於致詞時指出,因應政經情勢,台商近年於海外布局更顯積極,然而台灣企業在積極併購之餘,也逐漸發現併購後沒有整合則效益不彰。順應法規全球化,台灣企業可透過法遵要求被併購公司即時準確地傳遞訊息,提升掌握度。他建議,企業在跨國併購中更須集結不同領域的專家,才可兼顧併購各環節背景溝通以及專業問題解決。
跨國併購之趨勢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併購稅務服務會計師謝淑美分析全球經貿情勢對台灣跨境併購的影響與市場趨勢。她表示,全球併購市場雖然在2023年呈現下滑,但至2024年第三季已經開始呈現熱絡趨勢。綜觀2024年併購市場,隨著主要經濟體的大選塵埃落定,企業原來保持觀望態度開始產生變化,全球併購市場也開始回溫。展望2025年,預計AI、新能源等需求增加,讓企業加速轉型,加上交易資本充足等動因,將驅動2025年併購市場。
台灣的併購市場雖然前兩年總交易金額呈現下滑,但海外併購卻創下新高,顯示台灣企業正積極透過海外併購來實現營運擴張及轉型,預計2025年在主要經濟體未來發展更加明朗的趨勢以及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持續影響,將更加驅動台灣企業進行海外併購。
併購稅務面面觀:從併購架構到風險管理的完整藍圖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併購稅務服務會計師陳民卿與協理謝旻璇表示,併購初期買賣雙方關注重點之一為併購模式,陳民卿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設計讓雙方都說「我願意」的併購模式;另建議,考量買方未來營運規劃、租稅效率等因素一併設計好架構,在併購當下即就未來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
跨國併購所需資金從哪裡來? 陳民卿指出,在併購初期資金規劃時,即須思考資金來源以及未來如何回流,相應的稅負成本以及法規限制等,讓未來資金有效且低成本的回流。謝旻璇提醒,進行稅務盡職評鑑為併購交易風險控管的一環,在交易當下即時管理稅務風險,於併購後整合階段避免重蹈覆轍。
跨國併購應注意法律議題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張家健從自身實戰經驗出發,分析不同收購模式的優缺點,並介紹法律盡職調查查核重點。此外,張家健更以收購剝離事業體(Carved-out business)為例,說明台商應於過程中辯識剝離事業體的獨立運作可能性,並透過盡職調查及契約安排確認被收購主體或事業體是否包含正常營運所需的業務、人員與資產。此外,買賣雙方亦得透過過渡服務協議確保後續剝離事業體能夠順利過渡與整合。
跨國交易的人才議題處理依據PwC Taiwan發布的《2024台灣併購白皮書》,逾8成受訪企業認為人才留任為併購案最重要的議題之一。資誠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執行董事桂竹安從人力資源角度說明併購過程中人才關鍵議題,介紹人力資源盡職調查評鑑需關注重點,以及員工安置方案規劃的模式與實務考量,桂竹安也特別提醒,企業進行跨國併購案特別需要注意管理能量與文化差異的管理,以避免整合失敗。
併購後整合關鍵議題及管理機制在併購後整合議題上,桂竹安指出,併購失敗主要的原因在於未能有效的整合,而最重要的關鍵是沒有完整的方法論與執行計畫,同時又未藉助外部資源與力量確保價值與控制風險。桂竹安以案例說明併購整合計畫開展之關鍵原則與考量重點,同時透過價值鏈分析發掘整合議題與辨識綜效契機,盡速實現併購戰果。
資誠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董事洪惠玲以財務會計角度分享整合重點。她表示,以財務會計角度來看,整合的重點在於確保被收購公司能夠獨立營運,同時確保財務報表的及時和準確輸出,以符合母公司依據法規需按時揭露資訊的要求。此外,整合旨在實現有效的公司治理,監督被收購公司的業績表現和關鍵績效指標(KPI),並追蹤綜效的達成。
至於併購後中長期的整合營運架構及營運模式,資誠併購稅務服務會計師陳民卿及協理林宛萱認為,併購後可思考架構扁平化或區域控股優化的投資架構重組策略,過程中應注意移轉成本的稅務影響並控制風險。而在營運面,則建議企業應思考為何而併,在符合集團合理商業目的、營運實質的前提下,考慮現有外在供應鏈短鏈化及區域主導情勢,規劃適宜的中長期營運策略、營運模式及無形資產配置,並且持續關注政策變動(例如川普新政),情境模擬分析新政對於營運面及財務面的影響。
資誠指出,綜效不會自發產生。併購執行者須具備併購總體效益為中心的併購思維,兼顧併購整合的多變需求,設計適宜KPI,定期追蹤綜效的達成,適時佐以第三方專業資源建構整合藍圖、管理專案,以實現併購綜效。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223 16:29:37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