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呼吸道疾病來襲 醫呼籲:做好個人防疫並接種疫苗以防重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林宗憲報導】進入冬季後,流行性感冒、COVID-19以及肺炎鏈球菌等呼吸道感染疾病威脅升高,其中,具有抗生素抗藥性的細菌更被世界衛生組織重視,若不幸感染恐引發重症之外,藥物治療的效果也會下降。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教授王復德醫師表示,春節將至,民眾應確實做好勤洗手、戴口罩,並主動接種疫苗,以免春節團圓引發群聚傳染。
冬季呼吸道疾病流行 高風險族群易引發重症
65歲以上年長者、慢性病患者、孕婦等免疫力較差的高風險族群,感染流感、COVID-19、肺炎鏈球菌等呼吸道疾病容易引發重症,而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施打疫苗,若出現疑似感染症狀,應盡快接受快篩,經檢驗確診後,要在五天內接受抗新冠病毒或是流感藥物。
王復德醫師表示,民眾應每年接種疫苗,能有效避免感染和重症的發生,此外,施打肺炎鏈球菌的疫苗也能對預防肺炎產生一定的效果。而在個人防疫上,除了勤洗手及酒精消毒外,雖然目前不強制戴口罩,但到公共場所或室內環境時,仍建議佩戴口罩以免感染。
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 「抗藥性細菌」
所謂的「抗藥性細菌」是指細菌本身具有多重抗生素的抗藥性,而世界衛生組織在2019年已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疾管署更在去年開始呼籲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機構及社會大眾,共同合作預防抗生素抗藥性,並從教育、行為改變等層面來共同達成目標,由此可見抗藥性細菌的情況相當嚴峻。而台灣目前正面臨抗藥性高達七、八成的抗碳青黴烯類鮑氏不動桿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以及抗碳青黴烯類克雷白氏肺炎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的威脅,而且沒有一個很有效又安全的藥物能夠治療,情況相當嚴重。
「四不一要」 減少抗藥性產生
世界癌症聯盟曾提出,每五位癌症患者就有一位會因感染而住院,導致過去所做的人力、財力、物力全都付之一炬,影響到後續的治療。而抗藥性細菌的產生,一部分原因在於全球過度使用抗生素,導致細菌獲得產生抗藥性的機會。民眾可透過「四不一要」減少抗藥性的產生,包括:「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隨便停藥以及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
王復德醫師說明,民眾在接受診所醫師診斷開藥以後,無法得知藥包內是否含有抗生素,因此「診間三問」相當重要,民眾可主動提出「是否有開立抗生素、抗生素要吃多久、有沒有副作用」等三項問題,不但能對抗生素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能有效減少抗藥性細菌的產生。
抗生素不易引進、給付慢 感染恐無藥可醫
目前針對抗藥性細菌的治療藥物非常少,且大多屬於複合而非新機轉藥物,使用後很可能會產生副作用。另外,許多國際藥廠欲引進台灣時,需要經過藥證申請、健保藥價等耗時較長的程序,導致許多患者面臨無藥可用的情況。王復德醫師表示,目前在臨床治療上,若能對於國際藥廠優先審查跟快速審查,能讓患者及早獲得藥物治療,降低產生抗藥性的機率。另外,政府希望能在五年後降低5%抗生素的使用量、抗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的抗藥性能降低10%,並從2025年起,將會從國中階段推廣相關知識,以提高國人對於抗藥性細菌的認知。
防疫重點報你知 打造全民健康防護網
疫情解封後放寬口罩規範、拉近社交距離,使得過去常見病毒開始反撲,造成所謂的「免疫負債」現象。流感的好發期大多落在秋冬,但由於免疫負債造成流感全年化,因此罹患人數超過COVID-19。王復德醫師呼籲,春節將至,是家族團聚、出遊的好時機,若出現感冒症狀,民眾應自行快篩,如果出現陽性反應請盡早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此外,大多數因感染流感引發重症的患者並未接種疫苗,民眾應主動接種,並且佩戴口罩、勤洗手,以免造成群聚感染。
【延伸閱讀】
呼吸道流行病毒轉換!腺病毒占比升上第一 流感不排除春節轉流行B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0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 記者: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林宗憲報導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