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 成大建築學系「[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代表參展 作品開箱
國立成功大學團隊策畫的「第 19 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參展計畫「[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NON-Belief: Taiwan Intelligens of Precarity)」, 2025 年 5 月 10 日至 11 月 23 日將於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1 月 21 日率先在成大舉辦1:1 組裝記者會,首度公開展覽內容。展場設計以「島嶼」概念貫穿全場,周圍展示 12 組建築研究模型,聚焦臺灣真實情境與議題,反映當代社會的挑戰與思考,讓觀眾在群島結構中重新審視臺灣地景轉變的脈絡。
眾多作品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由 4 件作品組成的主作品「科技島」,宛如自黑夜海洋中浮現的島嶼靜靜佇立,由蜂巢紙切割出臺灣地形剖面,細密的紋路如同時間在土地上刻下的痕跡,微光自紙間漫出,隨地形起伏緩緩流動,結合上方以電子紙輪播臺灣地景照片,呈現半導體發展對臺灣地景的影響,同時引入環境正義的討論,包括都市熱島效應、能源分配等議題,全面探索科技與環境的交互關係。
另一端的「光明燈牆」,以電子紙為媒材製作出猶如廟宇常見的光明燈,隱約依稀有著臺灣的圖象。正式於普里奇歐尼宮展出時,從展場唯一開啟窗戶,可望見威尼斯的聖母安康教堂,中西宗教相望,象徵人文與信仰的起點。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評審委員王嘉驥、吳光庭、侯君昊、徐明松、張基義及漆志剛、成功大學助理副校長吳秉聲、策展人成大建築系薛丞倫教授、協同策展人江松長、蘇孟宗等人均出席開箱記者會。薛丞倫教授在開幕式告一段落後也為與會人士逐一說明每一件作品的理念與思維。
陳貺怡館長致詞表示,今年參展團隊國立成功大學即將再一次代表臺灣站上國際舞台,帶著臺灣的建築智慧前往威尼斯,感謝成功大學建築系同仁,從臺灣的實際情境出發,深入思考現代社會的問題,並將這些思考通過展覽、裝置、工作坊和論壇等多種形式,呈現在國際舞台上。展覽不僅是展示臺灣建築實力的機會,也是臺灣與國際對話的機會。
評審委員張基義表示,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是臺灣跟世界溝通的重要平台,期待除了悠久的信仰和常民文化外,策展團隊結合臺灣產業、學術研究和建築專業所提出的 16 組研究,以臺灣島的型態與世界對話和溝通。
策展人成大建築系薛丞倫教授指出,「昨日的地震剛好再次突顯臺灣的確處於地緣政治的交會點,扮演了開放又封閉的角色,而地震也凸顯了我們所處的環境是充滿了變動性。這種「漂蕩」的狀態,在近來學術研究上也轉為積極正面看待人類在其中的進化,以及培養出的韌性和智慧,這也是我們此次策展所想要傳達的。」
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主題為「智慧.自然.人工.集體(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策展人卡洛.拉蒂(Carlo Ratti)用「Intelligens」這個字詞突出「gens」在拉丁文中「人」的含意,討論 3 種不同類型的智慧:自然、人工和集體智慧,於建築設計中如何被思考和用以面對當代環境和氣候困境。
「[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以大會主題為基礎,探索在當代建築與環境中的「智慧(Intelligens)」角色,重新審視臺灣在全球化與飄盪的地緣政治背景下的空間策略,策畫概念受到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的「NON-sites」理論啟發,強調地景的缺席、置換與二元性,並通過抽象架構來反思建築、實質環境與再現之間的關係。「無」同時也是東方哲學中「無/有」的二元辯證思考。
臺灣的空間治理和發展策略深受信仰與[無]信仰的辯證影響。展覽設計嘗試辨識與建構屬於臺灣「信仰」與「無信仰」之間二元辯證的灰色地帶,尋找「智慧(Intelligens)」的不同表現形式及其在空間治理中的影響力,分為 3 個面向探討:1、效率(Efficiency):[無]高速度信仰(NON-Belief in high-speed),探討全球追求效率和快速發展的潮流,以臺灣高鐵系統為案例研究,提出高鐵所建構的臺灣大都會區帶,以及城鄉差距下都市生態的反省。
2、科技(Technology):[無]晶片信仰(NON-Belief in chips),探索對於科技島之於生態島兩個極端神話的信仰,以及背後在綠能光電板所覆蓋的代價,尤其以臺南七股地區作為場域的探索。
3、控制(Control):[無]感知-運動信仰(NON-Belief in sensory-motor),是在每天例行生活的各種細微的感知-運動關係,在延展的基地涵構與關係場域中重新審視各種與生態、文化、社交的衝突。
「科技島」與「光明燈牆」之外,展場周圍配置也配置有 12 建築研究模型展櫃,象徵環繞群島,內容聚焦臺灣真實情境與議題,反映當代社會的挑戰與思考,讓觀眾在群島結構中重新審視臺灣地景轉變的脈絡。
眾多作品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由 4 件作品組成的主作品「科技島」,宛如自黑夜海洋中浮現的島嶼靜靜佇立,由蜂巢紙切割出臺灣地形剖面,細密的紋路如同時間在土地上刻下的痕跡,微光自紙間漫出,隨地形起伏緩緩流動,結合上方以電子紙輪播臺灣地景照片,呈現半導體發展對臺灣地景的影響,同時引入環境正義的討論,包括都市熱島效應、能源分配等議題,全面探索科技與環境的交互關係。
另一端的「光明燈牆」,以電子紙為媒材製作出猶如廟宇常見的光明燈,隱約依稀有著臺灣的圖象。正式於普里奇歐尼宮展出時,從展場唯一開啟窗戶,可望見威尼斯的聖母安康教堂,中西宗教相望,象徵人文與信仰的起點。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評審委員王嘉驥、吳光庭、侯君昊、徐明松、張基義及漆志剛、成功大學助理副校長吳秉聲、策展人成大建築系薛丞倫教授、協同策展人江松長、蘇孟宗等人均出席開箱記者會。薛丞倫教授在開幕式告一段落後也為與會人士逐一說明每一件作品的理念與思維。
陳貺怡館長致詞表示,今年參展團隊國立成功大學即將再一次代表臺灣站上國際舞台,帶著臺灣的建築智慧前往威尼斯,感謝成功大學建築系同仁,從臺灣的實際情境出發,深入思考現代社會的問題,並將這些思考通過展覽、裝置、工作坊和論壇等多種形式,呈現在國際舞台上。展覽不僅是展示臺灣建築實力的機會,也是臺灣與國際對話的機會。
評審委員張基義表示,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是臺灣跟世界溝通的重要平台,期待除了悠久的信仰和常民文化外,策展團隊結合臺灣產業、學術研究和建築專業所提出的 16 組研究,以臺灣島的型態與世界對話和溝通。
策展人成大建築系薛丞倫教授指出,「昨日的地震剛好再次突顯臺灣的確處於地緣政治的交會點,扮演了開放又封閉的角色,而地震也凸顯了我們所處的環境是充滿了變動性。這種「漂蕩」的狀態,在近來學術研究上也轉為積極正面看待人類在其中的進化,以及培養出的韌性和智慧,這也是我們此次策展所想要傳達的。」
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主題為「智慧.自然.人工.集體(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策展人卡洛.拉蒂(Carlo Ratti)用「Intelligens」這個字詞突出「gens」在拉丁文中「人」的含意,討論 3 種不同類型的智慧:自然、人工和集體智慧,於建築設計中如何被思考和用以面對當代環境和氣候困境。
「[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以大會主題為基礎,探索在當代建築與環境中的「智慧(Intelligens)」角色,重新審視臺灣在全球化與飄盪的地緣政治背景下的空間策略,策畫概念受到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的「NON-sites」理論啟發,強調地景的缺席、置換與二元性,並通過抽象架構來反思建築、實質環境與再現之間的關係。「無」同時也是東方哲學中「無/有」的二元辯證思考。
臺灣的空間治理和發展策略深受信仰與[無]信仰的辯證影響。展覽設計嘗試辨識與建構屬於臺灣「信仰」與「無信仰」之間二元辯證的灰色地帶,尋找「智慧(Intelligens)」的不同表現形式及其在空間治理中的影響力,分為 3 個面向探討:1、效率(Efficiency):[無]高速度信仰(NON-Belief in high-speed),探討全球追求效率和快速發展的潮流,以臺灣高鐵系統為案例研究,提出高鐵所建構的臺灣大都會區帶,以及城鄉差距下都市生態的反省。
2、科技(Technology):[無]晶片信仰(NON-Belief in chips),探索對於科技島之於生態島兩個極端神話的信仰,以及背後在綠能光電板所覆蓋的代價,尤其以臺南七股地區作為場域的探索。
3、控制(Control):[無]感知-運動信仰(NON-Belief in sensory-motor),是在每天例行生活的各種細微的感知-運動關係,在延展的基地涵構與關係場域中重新審視各種與生態、文化、社交的衝突。
「科技島」與「光明燈牆」之外,展場周圍配置也配置有 12 建築研究模型展櫃,象徵環繞群島,內容聚焦臺灣真實情境與議題,反映當代社會的挑戰與思考,讓觀眾在群島結構中重新審視臺灣地景轉變的脈絡。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21 18:16:40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