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美關稅衝擊 竹市府聯手各大公協會召開產業座談會宣布成立應變小組

▲竹市府召開產業座談會, 代理市長邱臣遠(左8)、產發處長嚴翊琦(右6)、竹市工策會總幹事長曹永明(右3),以及竹市農會總幹事陳學立(左6)和各大公協會代表共同合影。(圖/竹市府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成為產業最可靠後盾!新竹市府為因應美國政府宣布對我國課徵高達32%關稅政策,可能對在地產業造成衝擊,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4/7日晚間與台中等8縣市首長緊急召開「因應美國調漲關稅」線上會議,今(4/8)日隨即主動邀集竹市各大公協會,召開「美國新關稅與新竹市產業對策座談會」,針對產業面臨的挑戰進行溝通協調,期望與產業界攜手擬定具體因應對策,協助企業降低衝擊、穩定發展。
▲竹市府召開產業座談會, 代理市長邱臣遠盼同舟共濟,團結便能克服難關!(圖/竹市府提供)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目前竹市較受關稅衝擊影響的為中低階製程、模組、代工及傳統產業,未來可能出現抽單或轉單情形,這對產業經營將帶來巨大壓力。市府已啟動三大應變策略,首先,將與中央積極溝通,針對880億紓困預算提出具體建議,確保資源能有效協助於受衝擊的產業;其次,提供廠商利息補貼、貸款展延及週轉金協助,並研議地方稅負減免措施;第三,啟動全面產業衝擊評估,掌握勞動力狀況與潛在風險,並結合香山工業區服務中心、新創動能辦公室與產發處資源,協助業者穩定營運並推動轉型升級。
「同舟共濟,團結便能克服難關!」邱代理市長強調,市府以積極的態度應對美國加徵關稅的衝擊,他已責成工策會主動蒐集在地業者的意見,並保持暢通聯繫,確保業界需求能迅速反映。市府將強化產業輔導機制,整合在地產業及關稅相關資訊,更導入應變機制,提供有需求的廠商具體協助。此外,市府將於10日與桃園市、新竹縣及苗栗縣同召開「新關稅與桃竹苗供應鏈移轉」會議,持續跨縣市研擬對策,並攜手向中央爭取資源支持。
邱代理市長指出,儘管半導體產品暫時獲得豁免,但整體產業鏈仍面臨各種壓力與挑戰,他今日已宣布正式成立「新竹市政府美國新關稅應變專案小組」,該小組由產發處、行政處、勞青處、工策會及稅務局組成,將提供單一窗口協助企業申請補助並整合相關資源。市府也將持續盤點產業現況與潛在風險,向中央爭取資源與權益,並與企業攜手合作,力求減少關稅調整對產業的影響,並應對挑戰。
新竹市工業會總幹事江盛全首先表示,轄內傳統產業若有外銷者,可能較受衝擊;新竹市商業會秘書長陳進德接續表示,針對微型及中小型企業面臨的挑戰,應該加大內需刺激措施,透過發行折扣券、舉辦購物節等活動來活化商圈,促進消費,協助企業渡過困難時期,不僅能幫助小型企業維持生計,更可以防止市場蕭條,穩定市況。
陳秘書長認為,政府應考慮對中小企業進行稅賦減免,並提供更多貸款支持,幫助企業應對短期的財務壓力。同時持續推動數位轉型及創新輔導,並確保政策能夠具體落實,協助企業恢復生機。
台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處長盧秉志指出,政府應加速產業盤點並提供積極的輔導,幫助企業應對當前挑戰,同時應強化與美國的溝通,特別是在降低關稅方面,以減少對企業的衝擊。
新竹市農會總幹事陳學立表示,關稅政策的變動可能對農業產業和農民造成系統性風險,政府應加強對農產品的升級輔導與補助,並透過促銷活動和行銷補助來提升農產品銷售,特別是利用愛心卡和敬老卡,促進在地農產品的消費,幫助農民穩定市場。
竹市府說明,竹市府持續密切關注國際貿易情勢變化,並與產業界保持緊密合作,滾動式調整相關應對策略。未來也將透過政策協助、平台媒合與跨域整合等方式,協助企業提升競爭力、強化國際應變能力,攜手打造更具韌性與前瞻性的產業環境,共同守護新竹產業永續發展。
今日座談會邀集新竹市工業會總幹事江盛全、新竹市商業會秘書長陳進德、新竹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彭文瑞、台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處長盧秉志、新竹市農會總幹事陳學立、新竹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曹永明等出席,共同研議對策,攜手守護產業穩定發展。
- 記者:勁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