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美術館4/8起試營運 特展搶先看

位在新北市鶯歌區的新北市美術館明天起試營運至13日,期間開放「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等3大特展,讓民眾免費參觀多元藝術創作,搶先體驗這座全新美術館的魅力。

新美館為新北市首座公有美術館,歷經多年規劃與建設,將於4月8日至13日試營運,4月25日正式開館。新北市府表示,新美館以「全民的美術館」為定位,不僅是推動藝文發展重要建設,更是對全民開放、全齡友善藝文場域,讓民眾能夠親近藝術。

多家媒體記者今天上午進入新北市美術館3、4樓,觀賞「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及「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等2大特展。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位於3A、3B與4B展覽室,共有50件橫跨1930年代至今的藝術創作,包括自然、風景、邊界、人文、記憶、與城市共同體等主題,可藉著精彩典藏回溯新北市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脈絡與藝術發展。

一踏入3A展覽室往右望,整體空間呈階梯狀。共同策展人鄒婷不諱言,這是非常有挑戰性的展間。她說,「往來/照見」展覽探索人、事、物如何在時空中相互碰撞與映照,形塑生活記憶及社會景觀,因此觀展時可想像3個展間為不同的層次,第1展間關於移動,第2展間為相遇,第3展間則是關照與反思。

展覽以已故台灣影像創作藝術家陳順築的「迢迢路」為起點,鄒婷分享觀展視角,透過作品「迢迢路」旁的景框設計,可一覽展內不同時期創作者運用不同媒材完成的作品。

3B展間包含藝術家陳浚豪的作品「女媧神宮」,取材自宜蘭壯圍補天宮,以工業元素蚊釘從事當代創作,另外,一旁有藝術家唐唐發的創作「芭蕉菜奇雅」,將菜市場蔬果魚肉以繪畫、空間裝置一一呈現。

鄒婷笑說,站在「芭蕉菜奇雅」中,往前走向「女媧神宮」,彷彿逛菜市場,走到路底有一座廟,為台灣人熟悉街景。

展覽中攝影作品方面,4B展間包含張照堂「幽黯微光」,作品為1977至1984年間,走訪台灣北部礦區所拍攝,記錄礦工生活、礦災現場,見證台灣礦業衰亡的最終時刻。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位在4A展覽室,新美館展覽企劃部主任黃香凝表示,藝術團體新店男孩為藝術家莊普、蘇匯宇、吳東龍與藝術家陳順築組成,結合繪畫、裝置、攝影與錄像等媒材,這次與年輕藝術團體XTRUX合作,以數位運算及遊戲引擎發展Don't Worry, Baby,投影中每一幕的組成都不相同,構建出介於真實與虛構間的生命景觀。

針對展覽外牆為粉紅色,黃香凝表示,粉紅色一開始讓人感到療癒,但也帶有一點危機、不安定,呼應展覽標題Don’t Worry, Baby的兩面意涵,藝術作為療癒和逃逸的庇護所,觀者可以放鬆、徜徉其中,但藝術也反映新科技演進下課題,「我與世界,誰為真?」

新美館行銷發展部主任王凱薇告訴中央社記者,新美館於4月25日開館,6月30日前免購票入館,未來地下1樓持續不收費,作為藝術教育、民眾共創的基地,會有工作坊、工作區及民眾與藝術家共創的展覽廳等,讓兒童到成人都能找到適合的空間,「鼓勵民眾走進來,當作客廳的延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