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林實驗國中挑戰走讀淡蘭古道 學生迎接成年禮
新北市坪林實驗國中今年成功挑戰走讀淡蘭古道,校方今天表示,課程培養孩子走出舒適圈的冒險精神,克服耐力體力,自己規劃路線勇於接受挑戰,讓學生在成年禮充滿成就與自信。
坪林實驗國中校長歐志華今天表示,培養孩子一輩子帶著走的能力,才是所有教育活動的核心。感謝堅強的教師團隊規劃活力探索課程,讓學生瞭解先人的足跡與家鄉的地理環境。回來後,看到孩子的改變很不一樣。
歐志華在電訪中表示,走讀古道融合美感與品格教育、保護自然生態與環境等課程,培養學生從知識出發,並真正實踐關懷人、自然與社會。學生自己紮營過夜,是自我省思與期勉、成年禮重要展現。
授課老師蔡慶沺表示,今年是第5年走讀淡蘭古道,從黑龍潭露營區起,沿路野炊、紮營過夜後,途經烏山越嶺古道、坪溪古道,至宜蘭縣外澳車站,全長約16公里。8年級學生共34人,包含隨行老師、專業登山嚮導。
校方轉述,學生余易衡說,從教練的指導學會行徑步伐、隊伍整理、負重分配等。課程不只是走步道,還深入森林探索獸徑、穿山甲洞、觀察溪魚、溪蝦與多座土地公廟,體驗雙扇蕨植物與大自然、人文的奧妙。
學生吳佩桂、莊芷羚都說,探究主題是「撿垃圾觀察」,發現登山過程有菸蒂、寶特瓶及包裝袋,如果大家不將垃圾帶下山,久而久之,淡蘭古道就會變成垃圾古道,也會危及野生動物安全。
學生羅慶庭說,原以為自己體力不勝負荷,未料挑戰完全程,直至看到終點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成長不少。
蔡慶沺老師說,許多家長擔任志工,或陪著孩子一起走。老師們嘗試將部分主導權交給孩子,學生領隊透過離線地圖帶路,分析岔路、即便走錯了也一路相陪。野炊的實戰經驗、幫同學分攤裝備重量,都是課堂上看不見的團結。「走出教室,是培養生命力最好的方式」。
學務主任陳永昌表示,無痕山林是課程的初衷,希望學生走讀淡蘭古道,不是只有疲憊,而是對自然、土地的認同與尊重。過程看到學生的熱情、好奇、樂觀、堅毅與社交智慧等品格的展現。
坪林實驗國中校長歐志華今天表示,培養孩子一輩子帶著走的能力,才是所有教育活動的核心。感謝堅強的教師團隊規劃活力探索課程,讓學生瞭解先人的足跡與家鄉的地理環境。回來後,看到孩子的改變很不一樣。
歐志華在電訪中表示,走讀古道融合美感與品格教育、保護自然生態與環境等課程,培養學生從知識出發,並真正實踐關懷人、自然與社會。學生自己紮營過夜,是自我省思與期勉、成年禮重要展現。
授課老師蔡慶沺表示,今年是第5年走讀淡蘭古道,從黑龍潭露營區起,沿路野炊、紮營過夜後,途經烏山越嶺古道、坪溪古道,至宜蘭縣外澳車站,全長約16公里。8年級學生共34人,包含隨行老師、專業登山嚮導。
校方轉述,學生余易衡說,從教練的指導學會行徑步伐、隊伍整理、負重分配等。課程不只是走步道,還深入森林探索獸徑、穿山甲洞、觀察溪魚、溪蝦與多座土地公廟,體驗雙扇蕨植物與大自然、人文的奧妙。
學生吳佩桂、莊芷羚都說,探究主題是「撿垃圾觀察」,發現登山過程有菸蒂、寶特瓶及包裝袋,如果大家不將垃圾帶下山,久而久之,淡蘭古道就會變成垃圾古道,也會危及野生動物安全。
學生羅慶庭說,原以為自己體力不勝負荷,未料挑戰完全程,直至看到終點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成長不少。
蔡慶沺老師說,許多家長擔任志工,或陪著孩子一起走。老師們嘗試將部分主導權交給孩子,學生領隊透過離線地圖帶路,分析岔路、即便走錯了也一路相陪。野炊的實戰經驗、幫同學分攤裝備重量,都是課堂上看不見的團結。「走出教室,是培養生命力最好的方式」。
學務主任陳永昌表示,無痕山林是課程的初衷,希望學生走讀淡蘭古道,不是只有疲憊,而是對自然、土地的認同與尊重。過程看到學生的熱情、好奇、樂觀、堅毅與社交智慧等品格的展現。
- 記者: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17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