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症上身怎麼辦 醫:深呼吸回想好心情助緩和

「路怒症」並非醫學正式定義的疾病,卻於生活常見。醫師提醒,情緒上來難以冷靜時,轉移注意力方法包括回想心情好的一面、深呼吸等,讓內生性煞車系統活躍,有助情緒緩和。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李正達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路怒症不是目前精神科上的標準診斷。」但確實是常見現象,大致是開車過程中,看到不滿意、不舒服情況,把憤怒施加於其他駕駛人或看到的事件上。

常見的路怒症表現,李正達指出,包括口出惡言、逼車、按喇叭,嚴重甚至曾在新聞中看到攔車打人等情況。

李正達表示,路怒症通常跟人的狀態有關,比方說長期處在壓力大環境、趕時間,原本情緒壓力就高,若又加上情緒掌控問題,這時候就比較容易衝動,這也跟大腦中掌控情緒、壓力的腦區前額葉相關。

當人在壓力大情況下,李正達表示,腦內決策系統就容易出問題,導致抑制能力減弱,老化等其他因素同樣會影響抑制能力;情緒上來其實是因為邊緣系統的「杏仁核」過度活躍,種種壓力綜合影響下,造成前額葉無法有效抑制。

他建議,如果本身就很急、容易心浮氣躁者,務必要提醒自己「冷靜」、「這是常態」,不要過度反應;其次是可以考慮用社會上能接受的方式處理,例如檢舉嚴重違規駕駛等,避免使用暴力方法。對時間壓力敏感的人,則建議提早出門。

不過,「情緒整個上來,叫自己冷靜也沒辦法。」李正達坦言,此時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包括回想心情好的一面、深呼吸等去應對緊急狀況,都有機會讓過度活躍的杏仁核稍微穩定下來。主要是啟動副交感神經、活化多巴胺,讓內生性煞車系統活躍,有助於心跳減速、肌肉放鬆、呼吸柔和等情緒逐漸緩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