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醫走進家與街頭 用信任為病友鋪路重返人生
三總北投分院精神科醫師脫下白袍、離開診間,走進家門、融入街友圈,用信任為病友鋪路重返人生,透過長效針劑穩定控制病情,讓迷航的靈魂回家,甚至找到穩定工作回歸社會。
三總北投分院深耕社區精神醫療數10年,三總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楊蕙年今天在記者會上分享,早期由老一輩醫師帶頭「走出診間」,深入社區主動探訪病友,逐步發展出跨區域、跨單位緊密合作的社區行動醫療照護模式。
將警消人員、衛政社政專業人員串連成一個網,接住所有迷失的靈魂,提供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科病友全面完整照護。楊蕙年提到,堅信住家已遭人監聽,甚至不敢在家過夜,這是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日常,因為生病部位是大腦,影響判斷力,病友經常難以察覺自己病了,也就是缺乏病識感。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的精神科醫師脫下白袍,主動走進病友家中,甚至化身為風水師造訪,以關心居住環境與生活狀況為切入點,透過專業會談技巧和引導,建立信任關係,讓病友放下戒心,敞開心扉訴說恐懼,進而願意接受治療。不僅走進家中,團隊更使出渾身解數,打入街友圈。
像變色龍般自然轉換語氣與話題,三總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泰宇已在街頭服務約2年,他說,不少思覺失調症患者因身處弱勢,隨著疾病惡化不得已才離開原生家庭,成為無家者。個案受疾病所苦,時常睡不好、影響日常,他們其實很想接受治療,改善現狀。
陳泰宇表示,這是三總北投分院、台北市社會局及推動「街頭家醫」的思安慈善服務協會合作,每次到街頭服務,透過社工牽線,耐心與無家者說明治療,大約6、7成患者願意現場接受1劑長效針劑,「我大約4週後會再度到台北車站找他們,再打1劑長效針劑。」
陳泰宇指出,國內研究發現,若病友改用更長效針劑,一年內平均住院天數顯著下降超過25天,醫療費用降幅近5成,病友生活品質也獲得大幅改善。透過長效針劑穩定控制病情後,這些病友逐漸恢復現實感,不少人都重回家庭,甚至能從事工作,回歸社會。
三總北投分院深耕社區精神醫療數10年,三總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楊蕙年今天在記者會上分享,早期由老一輩醫師帶頭「走出診間」,深入社區主動探訪病友,逐步發展出跨區域、跨單位緊密合作的社區行動醫療照護模式。
將警消人員、衛政社政專業人員串連成一個網,接住所有迷失的靈魂,提供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科病友全面完整照護。楊蕙年提到,堅信住家已遭人監聽,甚至不敢在家過夜,這是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日常,因為生病部位是大腦,影響判斷力,病友經常難以察覺自己病了,也就是缺乏病識感。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的精神科醫師脫下白袍,主動走進病友家中,甚至化身為風水師造訪,以關心居住環境與生活狀況為切入點,透過專業會談技巧和引導,建立信任關係,讓病友放下戒心,敞開心扉訴說恐懼,進而願意接受治療。不僅走進家中,團隊更使出渾身解數,打入街友圈。
像變色龍般自然轉換語氣與話題,三總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泰宇已在街頭服務約2年,他說,不少思覺失調症患者因身處弱勢,隨著疾病惡化不得已才離開原生家庭,成為無家者。個案受疾病所苦,時常睡不好、影響日常,他們其實很想接受治療,改善現狀。
陳泰宇表示,這是三總北投分院、台北市社會局及推動「街頭家醫」的思安慈善服務協會合作,每次到街頭服務,透過社工牽線,耐心與無家者說明治療,大約6、7成患者願意現場接受1劑長效針劑,「我大約4週後會再度到台北車站找他們,再打1劑長效針劑。」
陳泰宇指出,國內研究發現,若病友改用更長效針劑,一年內平均住院天數顯著下降超過25天,醫療費用降幅近5成,病友生活品質也獲得大幅改善。透過長效針劑穩定控制病情後,這些病友逐漸恢復現實感,不少人都重回家庭,甚至能從事工作,回歸社會。
- 記者: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1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