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建置沿海3區供水系統 估逾200養殖戶受惠
屏東強化沿海地區海水養殖基礎設施,縣府建置「下埔頭、大庄及東海養殖生產區海水供水系統」,今天在佳冬鄉動土典禮;總工期約5年,超過200戶養殖戶受惠,可減緩地層下陷。
屏東縣政府今天在佳冬鄉葫爐尾九天宮旁供水站基地舉行「下埔頭、大庄及東海養殖生產區海水供水系統」動土典禮,由屏東縣長周春米主持,出席者包含農業部漁業署長王茂城、立委徐富癸、佳冬及枋寮鄉公所與漁會,及在地養殖戶。
周春米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海水供應站過去在北勢寮、塭豐備受好評,此次工程經費為屏東歷年最大,感謝行政院農業部漁業署支持,除了未來用水更穩定安全,也希望能夠維持生態與景觀,更能往觀光方向邁進。
屏東縣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表示,「下埔頭、大庄及東海養殖生產區海水供水系統」總預算約新台幣35億元,第1階段已核定疫後特別預算14.62億元經費,預計民國116年3月份逐步完成海水取水管、供水站體及下埔頭生產區輸配水管線。
第2階段農業部將持續挹注補助經費20.38億元,擴大輸配水管線供水範圍至大庄及東海養殖生產區,預計費時5年打造完整海水供應基礎設施。
海漁所說明,工程完工後總供應面積約377公頃,供水站海水取水管線長度向外海延伸約1200公尺,取水頭深度為外海水下14公尺、海水供水能力達4.5CMS(立方公尺/秒),預估逾200戶養殖戶可受惠。
海漁所指出,供水站周邊以保留原有水域與潮間帶環境為原則設計,打造地區性生態地標,帶動生態教育,未來將在管理中心設置解說空間,結合教育推廣與產業技術交流。更重要的是透過合法化管線系統與營運模式,有助於提升漁獲產值,全面改善傳統養殖產業生產環境。
海漁所提及,屏東沿海地區林邊、佳冬及枋寮3鄉,早年因淡水養殖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嚴重下陷,為減緩下陷問題,政府輔導與鼓勵當地從事海水養殖,替代淡水養殖。隨著「佳冬鄉塭豐海水供水站」設立成功經驗,除提供生產區新鮮海水、改善養殖戶私設取水管線及阻塞道路側溝排水亂象,更能有效減緩地層下陷。
屏東縣政府今天在佳冬鄉葫爐尾九天宮旁供水站基地舉行「下埔頭、大庄及東海養殖生產區海水供水系統」動土典禮,由屏東縣長周春米主持,出席者包含農業部漁業署長王茂城、立委徐富癸、佳冬及枋寮鄉公所與漁會,及在地養殖戶。
周春米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海水供應站過去在北勢寮、塭豐備受好評,此次工程經費為屏東歷年最大,感謝行政院農業部漁業署支持,除了未來用水更穩定安全,也希望能夠維持生態與景觀,更能往觀光方向邁進。
屏東縣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表示,「下埔頭、大庄及東海養殖生產區海水供水系統」總預算約新台幣35億元,第1階段已核定疫後特別預算14.62億元經費,預計民國116年3月份逐步完成海水取水管、供水站體及下埔頭生產區輸配水管線。
第2階段農業部將持續挹注補助經費20.38億元,擴大輸配水管線供水範圍至大庄及東海養殖生產區,預計費時5年打造完整海水供應基礎設施。
海漁所說明,工程完工後總供應面積約377公頃,供水站海水取水管線長度向外海延伸約1200公尺,取水頭深度為外海水下14公尺、海水供水能力達4.5CMS(立方公尺/秒),預估逾200戶養殖戶可受惠。
海漁所指出,供水站周邊以保留原有水域與潮間帶環境為原則設計,打造地區性生態地標,帶動生態教育,未來將在管理中心設置解說空間,結合教育推廣與產業技術交流。更重要的是透過合法化管線系統與營運模式,有助於提升漁獲產值,全面改善傳統養殖產業生產環境。
海漁所提及,屏東沿海地區林邊、佳冬及枋寮3鄉,早年因淡水養殖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嚴重下陷,為減緩下陷問題,政府輔導與鼓勵當地從事海水養殖,替代淡水養殖。隨著「佳冬鄉塭豐海水供水站」設立成功經驗,除提供生產區新鮮海水、改善養殖戶私設取水管線及阻塞道路側溝排水亂象,更能有效減緩地層下陷。
- 記者:中央社記者黃郁菁屏東縣27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