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測驗物理取材半導體製程 計算占半、實驗題重

分科測驗今天第1節考物理,試題取材結合半導體製程等生活情境,計算量稍多,約5成題目需動筆計算,實驗題占比高達14分,可鼓勵學生要多做實驗。

114學年分科測驗今天舉行第1天考試,第1節考物理,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邀請高中教師入闈審題,教育部則邀請台北市高中物理科教師群協助分析分科測驗試題。

入闈的高中教師透過書面資料指出,物理試題取材自生活情境與現代科技,例如國際量子科學與生活科技年的科學時事、單極馬達、腳踏車煞車系統、半導體製程等;整體試題敘述精簡清楚,著重核心概念,沒有瑣碎的名詞記憶或複雜計算。

試題特色方面,入闈教師提到,混合題組以「等電位線與電場」為主題,考生不只要明白實驗原理,還要清楚表達實驗操作步驟和設計,並說明實驗結果;第24至26題取材半導體製程,考生需結合閱讀理解和數值分析,並判讀圖表,希望考生發揮探究實作精神。

建國中學教師陳泓志表示,今年物理試題難易適中,文字敘述量合理,計算量稍多,約5成題目需動筆計算,但不會特別刁鑽;多數試題具思考性,有些情境較複雜,無法直接套用公式就得分,考生可能需要轉個彎思考,耐心作答、細心判斷。

松山高中教師蔡皓偉提到,最後的題組取材半導體製程,考生對這個情境較陌生,且題目考對數圖,也是往年很少看到的,對考生來說,很有挑戰性,鑑別度很高;今年計算量較多,單選4至11題都要計算,中等程度學生可能會很慌亂,覺得要算很久,建議學生答題要有策略,發現卡關時,可以適時調整,先往後作答再跳回來寫。

建國中學教師賴奕帆指出,以往物理科常將計算放最後,今年則放在前面,最後的混合題組和非選題偏向觀念題;今年實驗題占比高達14分,配分較重,以往學生做實驗可能不夠認真,提升實驗題比重也能鼓勵學生要多做實驗。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