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買菜小心機! 財務專家曝「7招省錢妙方」避免過度消費

超市買菜小心機! 財務專家曝「7招省錢妙方」避免過度消費
財務預算管理專家提出7點建議,提醒民眾在購買食材時應避免過度消費。(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周刊王CTWANT] 物價居高不下,許多人常常在超市不小心買太多,讓荷包一次性大失血,美國媒體《哈芬登郵報》(HuffPost)日前就整理多位財務預算管理專家的建議,提出了購買食材時的7點誤區,避免陷入「過度消費」的漩渦。

1.不清楚確切的飲食開銷:專家表示,這是降低食品支出的首要步驟,可以藉由保留購物收據來記錄花費,並考慮做出哪些選擇來減少實際金額,「不要嘗試一次大幅削減開支,而是進行小規模、漸進式的改變來獲得更持久的成功」。

2.沒有擬定菜單:許多人會購買他們想吃的食材,最後卻沒有運用,造成食物浪費,因此可以在日曆上記錄下準備食材和烹飪的時間,或者為一周制定完整的計畫,避免下班太累就不煮飯,以能「更加現實地」對待自己的時間。

3.買菜前不先檢查冰箱:帶著購物清單出門之前,應該先確認家裡還有多少食材,優先利用家裡已有的存糧,才可以減少重複購買和浪費。

4.以肉食為主:專家指出,減少肉類攝取其實能夠省錢,諸如扁豆、鸚嘴豆和蠶豆等植物性蛋白質都比肉類便宜,若想要具體實踐,則可以在調整食譜,讓原先需要1磅碎牛肉的燉菜,改為3/4磅來代替,因為實際感受差異不大,多次下來又能再吃一頓。

5.只買新鮮的農產品:專家建議,生鮮蔬果極度容易變質,可以選擇購買冷凍食材,並尋找成分物最簡單的品項,像是用醬汁覆蓋或需要微波爐的食品反而會需要更高昂的花費。

6.購買小瓶裝的香料:專家表示,由於瓶瓶罐罐累積起來的價格也不便宜,建議能購買大瓶裝,再把香料重複放在空的香料罐中,以降低不必要的開支,而諸如乾燥麵條、燕麥片、大米等穀物產品也適用。

7.購買貨架上與視線齊平位置的物品:當人們想要快速完成購物時,就可能落入這種消費陷阱,因為商家即是抓準這點,會將更昂貴的商品放在該處,所以應該要向上或向下比較更好的價格,才能好好地在購物中避免不必要的開支。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