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超低特惠蛋價也不買! 專家曝關鍵:不吃蛋已變常模
[周刊王CTWANT] 國內蛋價連跌2個多月,買氣仍持續疲弱。農業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直言,「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消費者的習慣已經改變了。」
韋恩在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表示,從去年雞蛋的漲價還買不到,到最近的雞蛋供應過剩每日100萬顆,所以蛋價到達批發價31元的低價,以致於呈現類似過往菜土菜金的情形,變成蛋土蛋金的窘境,甚至養雞協會又提議班班吃雞蛋來消化過剩的雞蛋,只是即使賣場祭出兩盒78元白蛋的超低特惠,蛋的消費仍不見起色,「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消費者的習慣已經改變了。」
韋恩指出,當早餐店三明治習慣不加蛋後,不吃蛋已經變成常模,再加上早餐店因成本原因,加一顆蛋仍要15元,這更強化消費者不加蛋的動機,要讓消費者回到加蛋的習慣,得要靠行銷或心理學上的行為改變論來進行,這就要投入相當的時間與宣傳成本才能達成,如何打破這個慣性,就是食品行銷最重要的課題,這方面成功的例子當然也很多,可以參考挪威鮭魚如何打入日本市場,以及Zespri如何打下全球市場這兩個成功案例。
韋恩認為,讓台灣消費者回復吃蛋的習慣是一種行為改變,需要有相當的行銷策略,絕對不是靠道德綁架或是官方呼籲就能達成的,尤其是近年來一次又一次的班班吃石斑、班班喝鮮奶等用稅金進行政策補貼的方式,已經讓很多消費者反感。
韋恩提到,雞蛋的批發價雖下降,但是早餐店或餐廳加一顆蛋仍要15元以上,也讓很多消費者感覺不平,這些負面因素更讓消費者對於吃蛋沒有強烈需求,甚至當初蛋價高昂時,政府宣傳大家可以吃豆腐、牛奶、雞胸肉等高蛋白食物代替,如今也成消費習慣改變的殺手。
韋恩說,如今想要重新建立消費習慣,以行銷面不外乎有兩大構面,第一,推一把增加食用動機,如推廣創新吃蛋食譜,讓大家增加吃蛋的場合與情境,或是讓名人、網紅出來提醒大家多吃蛋,或是說明將近一年來現在蛋的品質是更加提升的,參考之前介紹的傻蛋;第二,減少食用的阻力,使用口碑方式減少加一顆蛋仍要15元的負面形象 ,但是某些義勇軍用戰的方式檢討消費者吃米不知米價,恐怕只會造成更大的反效果,那就大可不必了。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