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為環保停發小提燈 六年後因應民情重出江湖——北市府的永續理念能否「嘶嘶如意」?

時隔六年,台北市元宵小提燈重出江湖!北市府指出,為順應民意,將於本周末(2月9日)起免費發放蛇年「台北小Q」小提燈。主打可重複利用、電池可拆卸設計,盼減少一次性廢棄物疑慮。但環保團體指出,提燈的塑膠材質缺乏回收管道,恐怕最終仍是進了焚化爐。



台北燈節推出以蛇為主題的「台北小Q」小提燈。圖片來源:台北市府提供


七成五民眾贊成「可回收的」免費提燈


元宵燈會發放免費小提燈在許多縣市行之有年,2019年柯文哲市府團隊因i-voting投票破萬人響應減少垃圾,做出停發免費提燈的全國創舉。六年後,蔣萬安市府宣布,今年預計發出10萬盞以蛇年為主題設計的「台北小Q」造型提燈。台北市觀光傳播局表示,因接獲議員建議及民眾陳情,市府調查也發現多數民眾贊成重新發送小提燈,因而恢復發放。


台北市議員王欣儀表示,小提燈是元宵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能廢除,去年收到許多市民向她反映,元宵節提著燈籠走街串巷,是過節的一大樂趣,若無法排隊領取燈籠就少了儀式感,讓過節氣氛大打折扣,才要求市府研議重新發放。他也建議市府兼顧環保,採用友善環境的素材,在電池回收機制上與超商等通路合作,推動永續節慶文化。


台北市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於2024年4月22日至26日進行民調,調查對象為設籍北市滿20歲民眾,有效樣本1074人,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2.99%。民調顯示,共有54.8%的民眾支持「元宵節應發放小提燈」,另有34.1%認為「小提燈會製造垃圾及廢電池,不應發放」。民調進一步追問,若小提燈「使用環保可回收材質,設計上能持續、重複使用,也提供多元管道回收電池,是否贊成北市恢復發放?」則有高達76.5%的民眾贊成。


環團:提燈難再利用,最終還是進入焚化爐


觀傳局說明,今年發送的小提燈結合永續理念,可作為筆筒或存錢筒重複利用。此外,LED燈的鈕扣電池採可拆卸設計,民眾可用螺絲起子取出後,再次用於耳溫槍或遙控器等小型家用電子設備,市府也會加強宣導電池回收。






觀傳局說明,今年發送的小提燈結合永續理念,可作為筆筒或存錢筒重複利用。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 提供


不過,經查詢台北燈節官網,並沒有載明小提燈的材質或回收標誌。觀傳局僅簡短回覆記者,提燈為「一般材質」,希望民眾重複利用不要輕易丟棄。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指出,提燈常用的PP塑膠材質雖可回收,但是這類產品未被公告納管,依法不得與現行PP食品容器回收途徑混用。加上提燈產品的廢棄時間點不一,有人玩完就丟、有人放很久才丟,平常廢棄的量未達經濟規模,回收商難以投入再利用工作,最終都是進到焚化爐。


謝和霖呼籲,可作為筆筒重複使用的設計只是第一步,如果北市要強調可回收,應該要求業者建立提燈的回收管道,落實民眾對環保的期待。同時,民眾可能因為免費發放誘因,忘記考量對環境影響,應該改成收費提供,或是透過學校活動帶領小朋友手作,更具教育意義。


環保局提醒:鈕扣電池應取下單獨回收


北市環保局資源循環管理科長林鈺惠指出,提燈常用的PP塑膠屬於複合材質,後端難以分離回收,與外包裝袋都屬於一般廢棄物,鼓勵民眾將提燈作為筆筒、存錢筒重複使用到「壽終正寢」再丟棄。


林鈺惠提醒,提燈的鈕扣電池務必先從LED電池盒中取下,與其他乾電池一同回收。電池盒則是屬於「立體塑膠」回收類別。廢電池一定要獨立分類回收,民眾可以交給垃圾車,或就近拿到便利商店、量販店,全台北有近3000個回收通路,歡迎民眾利用。



廢乾電池可投入便利商店回收桶。攝影:李蘇竣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