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海岸58座風機開發案輿論發酵 彭啟明:不支持陸域風電

台亞風能公司規劃在台東海岸設置58座陸域風電機組,消息一出地方輿論沸騰,台東縣府聲明「不支持未經地方共識的陸域風力開發案」;經濟部長郭智輝9日也指,「縣府不同意,我們也不可能同意」,環境部長彭啟明14日在媒體聯訪時說,他個人「不鼓勵陸域風電」,盼經濟部善盡主管機關事前把關責任。


長濱反風電自救會成員表示,雖然各界都表明不支持,但業者未停止推動環評,「我們要很警覺,是不是兩三年後,東海岸的風機還是會蓋起來?」






穿越玉長公路,在眼前開展的是綿長的台東長濱海岸。攝影:陳昭宏


台東海岸擬蓋58座風機 輿論沸騰


近幾個月間,環境部「環評開發論壇」先後刊登了台亞公司規劃的「東風」及「東成」兩件陸域風電開發案。兩案風機共58座,合計裝置容量約406MW,除了台東市及東河鄉,海岸各鄉鎮皆有風機。消息於4月初透過社群快速傳散,截至4月7日網路意見蒐集截止,環評論壇上東成案的討論區已有超過3000則留言。長濱民眾也迅速成立反風電自救會,發起連署,並規劃至鄉內各部落召開說明會,讓族人了解開發、凝聚共識。


政界也紛紛表態不支持開發,民進黨立委莊瑞雄批評業者與民眾溝通嚴重不足;國民黨立委黃建賓則稱風機恐摧毀東海岸,並發起「守護美麗東海岸問卷連署」。台東縣政府透過新聞稿表示,當地再生能源發展政策以地熱及小水力為主、屋頂型光電為輔,考量台東天然災害風險高,「不支持未經地方共識的陸域風力開發案」。


綜合中央社自由時報報導,台東縣議會4月9日舉辦「台東縣海岸線風力發電設置案民意座談會」,到場的各鄉鎮長、縣議員、鄉鎮民代表、及多名村里長均表達反對台東海岸架設風機。經濟部長郭智輝也在同日於立法院答詢時承諾,「如果台東縣政府不同意,我們也不可能同意」。






經濟部長郭智輝9日在立院接受國民黨立委黃建賓質詢時,強調若地方政府不同意開發風電,經濟部也不會同意。圖片來源:截取自國會直播留存影片


彭啟明:不鼓勵陸域風電


環境部長彭啟明14日接受媒體聯訪時,主動提及他個人「不鼓勵陸域風電」但尊重開發單位。他表示,台灣環評制度是「雙主管機關」,經濟部為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必須先審核業者提送的案件;環境部的環評委員則有案件否決權,為環評主管機關。彭啟明也提到自己曾跟能源署私下交流,「他們也說真的是不鼓勵陸域風電」,他盼經濟部做好事前把關,再轉送案件至環境部審查。


彭啟明也指出,從近年環評審查經驗來看,風機500公尺範圍內有建物或民宅,「(環評)要過的機會是完全不高的」。


根據過往環評資料,2023年以來進入環評初審的八個陸域風電案中,僅彰化鋐威一案在上月遭認定不應開發,其他皆是補件再審,亦即還有通過機會。環保司司長徐淑芷昨(15)日受訪進一步強調,環評委員秉持專業審查,「不會因為是陸域風機就不通過」。但選址太靠近敏感族群、衝擊減輕對策不夠,確實可能影響環委決定。






東成、東風風電機組位置圖。圖片來源:擷取自「東成陸域風力發電計畫」、「東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開發行為規劃內容資訊公開資料


自救會前進部落用母語開說明會 長者驚覺風機就在田邊


正當各界熱議時,長濱反風電自救會也積極前往各個部落,用阿美語及漢語向部落的老人家說明風機是什麼、可能蓋在哪些地方。一位不願透露身分的自救會成員表示,他們在部落邀請長者簽連署書時,發現有些人對風機沒概念,誤以為百餘公尺的風機,才只有兩、三層樓高,因此決定走進部落說明,「我們也是在慢慢學習」。


自救會昨日來到寧埔村的僅那鹿角部落(Kinanoka)辦巡迴說明,有長者聽完才驚覺風機就要設在自己田邊,顯見業者與民眾的溝通並不足夠。成員也分享,部落有人到西海岸工作,也遇到住家附近要蓋風機,群眾抗議過以為不會開發,「後來還是一支一支蓋了起來。」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