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省下21萬肥料錢!飛牛牧場循環利用農業剩餘資源、創建休閒農場節能永續模式

整理=編輯部
因應政府2050年淨零轉型政策,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苗栗場)連續3年輔導位於苗栗縣通霄鎮的飛牛牧場,建立農業剩餘資源循環場域,自2024年起,成功實現每年將約480公噸農業剩餘資源製成295公噸左右的有機肥,再利用於農田中可省下21萬元外購肥料的費用,相當於減少659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為休閒農場永續經營樹立典範。
飛牛牧場場域資源循環圖。(圖片來源:農業部提供)
苗栗場表示,飛牛牧場占地50公頃,每年場區林木產生30.8公噸落葉及95.8公噸原生木枝條,加上乳業飼育經營產出354.7公噸牛糞等農業剩餘資源,若未妥善規劃利用,將造成場區空間堆積的窘境。該場協助牧場導入規格化機械及纖維分解微生物技術,建立一套完整的循環再利用模式,透過大型工業用破碎機,每天可處理30公噸樹枝,搭配中型自走式破碎機,將枝條粒徑進一步縮小至1公分以下,加速堆肥腐熟化過程。
苗栗場指出,研究團隊透過料源化學分析結果,以最適合該場域的堆肥料源調配比例(木屑:牛羊糞=1:10)進行堆肥,並導入微生物發酵液擴培技術,加上機械省工翻堆的幫助,將傳統堆肥腐熟3~4個月過程,有效縮減至2個月內,產出的腐熟有機質堆肥具備優良的土壤改良效果,且重金屬含量符合農業部農糧署肥料品目法規之規定,可安全使用於一般有機驗證農田。
苗栗場進一步表示,本項建立的農場剩餘資源循環場域不僅解決農業剩餘物處理問題,更創造環境與經濟的雙贏,透過場域內自製堆肥系統,每年可減少36公噸外購有機肥(節省約21.6萬元成本),若以環境部公告的碳費一般費率(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為新臺幣300元)換算,相當於減少720公噸的CO₂排放量;若扣除運輸、製造等排放量後,該場每年可減少約659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這套循環模式未來也可推廣至周邊社區與一般農場應用,擴大自主循環減碳效果。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排泄物能發電還能變現!牧場如何將糞尿變燃料、升級綠電創收益?
▶農畜產業不能再迴避的3大痛點:碳排放、用藥殘留、廢棄物污染
▶雞糞、酒糟、蔬果渣都能變資源!這些畜牧品牌怎麼把廢棄物變黃金?
- 記者:食力FoodNEXT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