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奪冠後的憂鬱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兩週來,全世界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運動員們在巴黎奧運會上將自己推向極限,把所有可以想像到的情緒都釋放出來,他們的興高采烈、喜悅、寬慰、震驚、失望、絕望、焦慮和興奮。


是這些情感定義了奧運會,這些在多年的控制和犧牲之後得到釋放的時刻。但很快,當運動員回家時,所有這些情緒,這些在奧運會上競爭或贏得獎牌的巨大高潮可能會消失,進入所謂的「後奧運憂鬱症」,這是一種仍然相對缺乏研究的現象。


「這與任何長期從事某事的人都有相似之處。在賽前,準備比賽是他們被迫要做的事情,他們很擅長。然後彈指一揮間,這些預備就不再可用了,現在他們必須去做別的事情了。」美國獲得最多榮譽的冬季奧運選手阿波羅·奧諾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體育頻道。 接下來是運動員在賽後記者會上常被問到的問題: 完成一生的事業後會做什麼?當你突然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後回家會發生什麼事?主演了地球上最大的演出後你會去哪裡?如果你還要再等四年才能實現你的目標,你會怎麼做?


即使運動員沐浴在自己成就的榮耀之中,在奧運結束後恢復並重新適應不同的正常生活也可能很困難。當每個人都回到自己特定的壓力時,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些「憂鬱」可能會持續存在、紮根並變成憂鬱症時期,即使對於那些贏得金牌的運動員也是如此。





圖片取自:(FB Athlete365 )

美國游泳選手艾莉森·施米特 (Allison Schmitt) 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體育頻道 (CNN Sport),她贏得了 10 枚奧運獎牌(其中四枚為金牌),並已完成社會工作碩士學位。「我們可能在電視上被視為超人,當我們贏得一枚又一枚金牌時,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超人,但在某些時候,每一個高點都有一個低點,有那麼低是可以的,但不能像這樣孤立起來。」


2020 年,麥可·菲爾普斯 (Michael Phelps) 製作並講述了一部 HBO 紀錄片《黃金的重量》(The Weight of Gold),詳細描述了這些壓力,並批評管理機構缺乏對這些壓力的支持。 「真的,每次奧運會結束後,我想我都會陷入嚴重的憂鬱狀態。」他在 2018 年說道。隨後,西蒙·拜爾斯因心理障礙導致體操運動員在空中失去了方向而退出東京奧運比賽重返體操界後,她既鞏固了自己作為有史以來最偉大體操運動員的地位,又改變了體育內外有關心理健康的話題。


當運動員為自己辯護並詳細講述奧運會之前、期間和之後的壓力時,國際奧委會(IOC)和各國單項體育聯合會做出了一些回應。


它們表示,奧運期間和賽後均設有 70 多種語言的運動員幫助熱線,超過 165 名運動員福利官員接受過保障或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培訓,並且在奧運村體育館上方首次設立了“心靈區”。運動員可以在這裡完成正念練習,或在隔離艙裡度過一段時間。她補充說,有一些課程詳細介紹了從大型賽事中進行心理恢復,以及幫助退休運動員過渡到非運動職業的計劃。


資料來源:https://edition.cnn.com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