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七年再度來臺!當代揉合經典,展現永不妥協的藝術氣魄 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25日登場



圖:波羅的海絃樂團(國家兩廳院提供)

報新聞/編輯部



2024廳院選廳院名家系列於昨(10/23)日開跑,首演伊蓮.葛莉茉鋼琴獨奏會獲樂迷熱烈迴響。而人稱「鬼才小提琴家」的小提琴傳奇巨星基頓.克萊曼,在睽違多年後,也將率領其子弟兵波羅的海絃樂團再度來臺,並於10月25日在國家音樂廳舉辦音樂會,為臺灣樂迷獻上古典音樂新風采。


現年77歲的基頓.克萊曼以推廣當代曲目創作、培育波羅的海周圍國家的年輕音樂家為己任。因此本次來臺,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將透過絕佳默契,演繹阿根廷作曲家希納斯特拉、皮亞佐拉與喬治亞作曲家坎切利等人的作品,同時攜手活躍於國際樂壇的拉脫維亞青年鋼琴家歐索金斯 (Georgijs Osokins),演出貝多芬「G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曲目編排特色十足,邀請樂迷一同入場,感受大師多變的音色及獨特的演奏語法。



圖:基頓.克萊曼(國家兩廳院提供)

為了藝術永不妥協 創絃樂團只為走自己的路


才華橫溢的小提琴大師基頓.克萊曼出生於拉脫維亞,在年輕時就一舉拿下伊麗莎白女王小提琴大賽、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等多項大獎。指揮大師卡拉揚稱讚他是「同輩中最傑出的小提琴家」,而他也以毫不妥協的藝術哲學,建立起全球性的名聲,成為他那一代最具原創性和引人注目的藝術家之一。


除了出神入化的演奏、詮釋樂曲的驚人想像力與表現力,克萊曼也積極地向大眾推廣當代東歐、北歐和南美洲作曲家的創作。而在演奏這些非主流作曲家的作品時,他總是能兼顧尊重傳統,同時展現原創性及新鮮感。其卓越的表現能力,讓他獲得全球樂迷的肯定,也讓許多當代作曲家願意為他量身打造新作。


1997年,克萊曼邀請一眾來自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年輕且充滿熱情的音樂家,成立了波羅的海絃樂團 (Kremerata Baltica) ,以落實其創新且不媚俗的藝術理念。此後該團被認為是歐洲最具指標性的絃樂團之一,尤其以充滿新意的音樂會曲目安排著稱。本次來臺,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將貫徹其精神,以經典曲目和當代創作穿插呈現,為樂迷獻上絕無僅有的聲響體驗。



圖:喬治.歐索金斯(國家兩廳院提供)

經典與當代相交融 用曲目呼應大師傳奇人生



本次演出上半場,拉脫維亞鋼琴家歐索金斯將與波羅的海絃樂團攜手演出貝多芬「G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歐索金斯在19歲參加國際蕭邦鋼琴大賽,隨即引起樂壇關注,迅速成為觀眾最愛的鋼琴家之一。評論家稱他的演奏具有「革命性」和「非凡」的特質,他也因此成為波羅的海絃樂團創團以來,第一位常駐樂團的客席藝術家。他們將如何詮釋貝多芬經典的鋼琴協奏曲?這絕對是本次音樂會必聽重點。


至於下半場,將帶來喬治亞作曲家坎切利 (Giya Kancheli) 的《默禱》。此曲創作於2007年,獻給當時60歲生日的基頓.克萊曼和80歲大壽的大提琴傳奇羅斯托波維奇。可惜的是,此曲完成不久後,羅斯托波維奇就於該年四月過世。克萊曼後來將這首曲目收錄於專輯中,由立陶宛大提琴家迪爾娃納斯克德 (Giedre Dirvanauskaite) 和烏克蘭顫音鐵琴演奏家普希卡列夫 (Andrei Pushkarev) 擔任獨奏,而原班人馬也將於本次音樂會中回歸。克萊曼在即將邁向80歲之際再次上演這首作品,想必別具意義。



圖:波羅的海絃樂團(國家兩廳院提供)

而本次演出的最大亮點,絕對是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的招牌曲目——《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此曲由阿根廷「新探戈之父」皮亞佐拉 (Astor Piazzolla) 創作,並由俄國作曲家德斯亞尼科夫 (Leonid Desyatnikov) 參考韋瓦第《四季》改編給小提琴和絃樂團,同時將《四季》的巴洛克元素融入其中,可說是結合當代與傳統的典範。此曲曾收錄在2000年的「八季」專輯,是波羅的海絃樂團創團後的首張成名之作,也是許多樂迷心目中的經典。本次現場演出全曲,絕對是不能錯過的珍貴體驗!


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將於10月25日19:30在國家音樂廳演出。演前30分鐘,資深古典音樂媒體人邢子青將於音樂廳大廳舉辦導聆講座,誠摯地邀請廣大樂迷蒞臨欣賞!節目資訊詳見官網 https://reurl.cc/zDy057。



The post 睽違七年再度來臺!當代揉合經典,展現永不妥協的藝術氣魄 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25日登場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