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本鹿戲劇營:大學生及小朋友認識在地歷史

內本鹿戲劇營:大學生及小朋友認識在地歷史
多方合作促進轉型正義反思

【記者 朱達志/台東 報導】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下稱史前館)與台東縣延平鄉公所(下稱延平鄉公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下稱北藝大)及台東縣延平鄉桃源國小KIST公辦民營實驗小學(下稱桃源國小),8月4日至8月9日於延平鄉合作辦理「內本鹿戲劇營」與行前培訓。由蘇慶元(小C)老師與悅萃坊助理群引導戲劇營隊,返鄉服務的布農大專生與北藝大學生共同陪伴桃源國小學生,大家藉由藝術探索認識在地歷史、沉浸式劇場創造深刻感受。史前館亦將持續以此為基礎,開發轉型正義主題教案及教具箱,深入校園使更多學生理解並對轉型正義議題產生反思。

史前館2021年搭配探索館同理心展示區出版以內本鹿事件為主題的繪本《Kulumaha回家吧!》,自彼時起即串連多方合作。8月4日在延平鄉鄉長余光雄勉勵後,便由內本鹿人文工作室帶領實地走讀歷史現場山胡椒學習基地(昔日事件地點之一清水駐在所),接著展開為期五天的營隊課程。

「內本鹿戲劇營」由布農族青年擔任文化常識單元講解,並扮演三個家族的意見領袖、帶領擔任家族成員的小學生,北藝大學生則扮演清軍或日本兵的角色,共同以藝術的方式探索這些多元觀點,讓大家沉浸在角色之中,了解做出抉擇之前歷經各種矛盾與價值的衝突,用另一種方式看待歷史的形成與延續。最後帶入修復式正義的概念,在劇場與現實的真假之間達成同理與理解,共同為未來找到更好的位置。


內本鹿戲劇營:大學生及小朋友認識在地歷史
▲白色長布條象徵鹿野溪,戲劇營以各種方式與想像在上下游建造各家族的聚落。

布農青年紛紛表示:「第一次參加戲劇營,所有體驗都覺得好新奇,第一次參與戲劇相關的排練。我們一起學習如何讓各種不同團體的人一起工作,並且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真的非常辛苦」、「很多事物對我來說都很新鮮,也從中發現自己對布農文化還有很多地方是需要學習,最印象深刻的是認識到布農族埋肚臍的文化」、「第一次以部落的青年帶領非原民朋友來認識部落跟文化,非常有挑戰性」。

透過戲劇營促進不同背景的大學生既陪伴在地學童又能互相交流,便是在共事中實踐轉型正義很好的做法。今年再次參加的北藝大學生徐梅雅表示:「比起去年,這一回看到布農青年更加主動組織團隊、在自我文化的表達上也更能夠引導弟弟妹妹」。同樣第二回參加營隊的布農青年mua古茉茉則表示:「我們以前學歷史是透過書本,這次用演的,可以把我們書本上沒有說到的,把我們的想法用演的給小朋友看,原來整個事件發生了甚麼、做了甚麼。」

對延平鄉公所而言,內本鹿事件正是與該鄉關係特別密切的暗黑遺產(dark heritage),特別是在族人持續展開內本鹿返家行動長達22年以來,以山胡椒基地作為認識事件的起點,更可以做為眾人學習布農族文化以及臺灣歷史的重要支點。

榮獲第48屆金鼎獎政府出版品《山上的布農學校》一書,是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與內本鹿人文工作室共同合作描寫此地布農族山林知識的出版品。史前館也將以《Kulumaha回家吧!》繪本與南島廳展示為基礎,與台東縣政府教育處合作設計轉型正義主題教案及教具箱,因而如何繼續促進多方合作來實踐轉型正義,同樣值得期待。

1941年,自內本鹿被遷居至現今延平鄉鸞山村的族人Haisul,帶領家族攻擊日本駐在所回去舊部落,後來被勸服處死。後來日本政府便將仍住在內本鹿的其他族人以強硬手段燃燒家屋並強迫搬遷,官方文獻稱「內本鹿事件」。在該事件中,布農族人具有多重觀點,幾個不同家族因著自身角度而對歷史有著不同詮釋。包含Haisul這邊反抗日本政府的Takisvilainan家族、當時在立場上較能與執政當局互動且勸服Haisul的Uvak所帶領的Takistalan家族,以及受到牽連被強迫搬遷居住在內本鹿已久的族人例如Takishusungan家族。

「內本鹿戲劇營」由延平鄉公所「返鄉大學生服務學習計畫」、北藝大「高教深耕計畫」以及桃源國小「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3年度補助推動轉型正義教育課程及活動計畫」經費共同支持。(照片記者朱達志翻攝)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