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茶馬古道的起點/夏俊山

走進茶馬古道的起點/夏俊山

夏俊山

雲南麗江有兩個古鎮,大研古鎮和束河古鎮。也許是“大”比“束”給人的印象好,不少遊客愛去大研古鎮,殊不知,束河古鎮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去處。據說在唐代,這裡就是茶馬古道的重要起點。

2023年7月8日,我第一次踏上束河古鎮的土地。納西語稱古鎮為“紹塢”,意為“高峰之下的村寨”。古鎮依山傍水,民居錯落有致,景色寧靜幽然,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有“雪山下的世外桃源”、“神秘的納西古村落”“千年清泉之鄉”之稱,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探險家和文學家徐霞客到過這裡,他曾寫道:““過一枯澗石橋,西瞻中海,柳暗波縈 有大聚落臨其上,是為十和院。”

“十和院”就是現在束河的古稱,其核心區域四方街是麗江地區最古老的集市之一,它長寬不超過30米,有五條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過渡的活標本。藏族導遊紮西次仁告訴我:,四方街始於2000多年前,在此漫步,可以感受古鎮保存的茶馬文化、農耕文化、納西文化和生態文化。古代的四方街有夜市,人們喜歡在此漫步,吃想吃的美味,參加自己喜歡的遊戲。今天,我們來在這裡,至少應該在路旁的飾品店裡,買一些飾品留作紀念,當做美好回憶的見證。古鎮有不少風味美食,例如雞豆涼粉、米灌腸、酥油茶、虹鱒魚等,大家都應該嘗一嘗,品一品。美食佐著美景,是不容錯過的體驗,也是生活應有的姿態……一路上,導遊總是在誘導我們消費,但能夠吸引我駐足的並不消費,古鎮的景觀。

我印象最深的是位於老四方街西側的青龍橋,該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它的中軸線面向西側的寶山,是木氏土司的設計和木氏土司全盛時期的標誌性建築。經過數百年風雨的洗刷,青龍橋的橋面變得班駁蒼老。站在橋上,我感受到的不僅是莊嚴厚重,我還聯想到這裡流傳的一個故事:藏傳佛教主人葛瑪馬追逐一個魔鬼,從這座橋上一步跨到玉龍雪山,那足跡至今還依稀可見,就在橋上,就看你能不能找到……當然,我沒有看到傳說中的葛瑪馬的足跡,但我似乎聽到得得的馬蹄聲穿越時空而來,那是茶馬古道上的馬幫絡繹不絕由此經過吧?

讓我難忘的還有茶馬古道博物館和九鼎龍潭。博物館裡珍藏著千百年來的歷史文物。那浸透趕馬人心酸血淚的件件物品,默默地向後來人訴說著那個歲月的艱辛和苦難。在這裡,我知道了茶馬古道的發展演變以及納西族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發展的歷史,受益匪淺。九鼎龍潭,當地人稱之為“龍泉”,它的水出自龍泉山山腳的石頭縫隙裡,潭水不深,晶瑩剔透,水草曼舞,遊魚逍遙。潭邊有一塊斷流石,如果用石頭敲它,它會發出清晰的聲音,這就是束河八景中的“斷碑敲音”。潭的周邊,綠柳垂地,翠柏指天,潭中游魚較多,不怕人,當地人奉之為神魚,有一美稱為“魚水親人”。

在九鼎龍潭的上方,有一座廟宇,名為“三聖宮”,西殿為觀音,北樓為龍王,南樓為皮匠孫臏。東樓建築基地直接入水,三面設有回廊,供遊人在圍欄旁觀賞全景。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綠色田疇,煙霧繚繞,富有詩情畫意。可以聽到,雞叫犬吠,充滿活力,讓人聯想到陶淵明的《歸園田居》。

去文化廣場,可以看到精工製作的雕塑“雪山下的馬幫”,只見雪山下,幾匹馬在草坡上啃食青草,旁邊是卸下的馱子,有的馬夫蓋著帽子正在睡覺,有的馬夫呢,正忙著燒火做飯。哦,這是束河人對茶馬古道上,那一段馬蹄踏出的歷史的回顧啊。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有一句名言 “世界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束河古鎮,隨處可以發現美:飯店和旅館,名字和風格各有特色。飲食包含川貴滇以及印巴尼泊爾等地的特點,街邊小吃也別有風味。街道兩邊有休息的遊客和彈唱的藝人。店鋪和居民擅長用花草造景,一盆花隨意一擺就是風景,一眼望去,處處都是歲月靜好的樣子。生活在這裡,安逸與喧嘩交融,流行和民俗碰撞,別有意味。

在一處民居門前,我看到一副少數民族文字寫的對聯,拍下來發到海安朋友的微信群裡,問有誰認識,詩人阿倫說,這是甲骨文。其實,當地居民已經告訴我,對聯是用納西族象形文字寫的。納西族文字有依類象形,突出特徵,變易本形,依聲托事等各種造字方法。這種文字已有千年歷史。納西族東巴教徒用這種象形字書寫了約1500卷經書,它是研究納西語言文字、社會歷史、宗教哲學、天文地理和文學藝術的重要寶藏。眼前的這副對聯寫的是:“玉壘千年存古雪,金沙萬裡走波瀾。”再看民居的牆,牆上也有納西族文字,想辨認,卻如讀天書。

相比于繁鬧的麗江,這裡多了一份靜謐,走在行人不多的巷子裡,忽然聽到有“噠噠”的馬蹄聲,原來,有遊客上騎馬而來。我驀然想起,自己怎麼差點兒忘了:這裡是茶馬古道的起點啊,來此一遊,怎麼能不騎馬呢?

千年風雨洗盡塵,歷史長河留印痕。騎馬在古鎮街道上前行,聽著噠噠的馬蹄聲,我感到自己好像回到了古代,成了茶馬古道上的一名馬幫成員。然而,理智又在提醒我:時光不會倒流,人不可能真正回到古代,一切開倒車的想法,遲早都會幻滅的!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