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課的價值:軍事教育中的歷史選擇/魯云湘
魯云湘(國際事務研究者)
隨著時代的推移,軍事教育課程內容的調整並不罕見。然而,這些調整往往不僅是教學計劃的問題,更可能影響學生對國家歷史的理解與價值判斷。尤其在軍校教育中,對於歷史的闡述,直接關乎軍人對自身使命與國家定位的認識。
近期,國軍軍事院校刪除『中國近代史』課程的消息,引發不少社會人士的關注。許多老一輩將士憂心,若年輕軍官對近代史的脈絡失去認知,其核心價值與使命感將何以傳承?這些變動背後隱含的理念,無疑值得深入探討:軍事教育是否應更注重「國家主義」視角,或者應該在更廣泛的時代脈絡中理解歷史?
一、光輝與陰影:如何看待軍人角色的歷史塑造
軍校歷史教育中,「抗日戰爭」向來被視為「光輝篇章」。國軍正面戰場的頑強抵抗,特別是在台兒莊會戰和滬淞會戰等關鍵戰役中的表現,無疑塑造出國軍在民族記憶中的重要角色。然而,僅僅聚焦於這些英雄事跡,是否可能忽略其他重要的歷史側面?
抗戰期間,第二次國共合作是歷史的必然選擇。然而,敵後戰場的游擊戰與正面戰場的分工,是否會在課程中被完整呈現?同樣重要的是,國際援助如何改變了抗戰的格局,例如駝峰航線上的物資、租借法案的武器供應,以及國際外交上的波折,都應該成為課堂討論的焦點。抗戰不僅僅是一場軍事對抗,也是一場國際博弈賽局,忽略這些過往,將難以完整呈現國軍的歷史作用。
二、國共內戰:從正統性之爭到國家命運的轉折
「國共內戰」是軍校歷史教育中的另一關鍵章節,這場內戰不僅改變中國的政治版圖,也塑造台灣與大陸之間至今未解的局勢。課程中,國軍的失利往往被簡單歸結為戰略錯誤,甚至過於強調外部勢力的影響(如蘇聯對中共的支持)。但內部因素,包括國民政府在戰後經濟管理上的失誤、基層腐敗問題,以及中共靈活的戰略調整,是否也應被納入討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課程是否會探討國共雙方的宣傳戰爭。中共的「土地改革」政策如何贏得農民支持,而國民政府的治理是否陷入官僚主義,這些問題才是了解國共內戰全貌的關鍵。
三、軍閥割據的歷史價值:忽視還是抹黑?
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閥割據,向來在歷史敘事中充滿爭議。如直奉戰爭、直皖戰爭等大型戰役,曾經是中國近代史中政治與軍事交織的重要篇章。然而,這些戰爭是否僅僅被視為「動亂」的象徵,忽略其中對現代化軍事體制建設的影響?
事實上,北洋政府在外交、教育與法制建設上的努力不容忽視。例如,中國在北洋政府時期加入《凡爾賽條約》,這為中國日後收回德國在山東的利益奠定了基礎。同時,軍閥割據的背後也有著國際勢力的介入,特別是日本對奉系軍閥的支持,這些國際因素與國內局勢的影響發展,或許是軍校歷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四、從黃埔建軍到國軍成長:歷史如何選擇性地呈現?
軍校課程中強調黃埔軍校的建立與國軍的發展,是塑造軍人價值觀的重要環節。然而,我們是否忽略建軍初期的重要國際背景?黃埔軍校的成立得益於蘇聯顧問的指導,而國民黨初期「聯俄容共」的政策,更是促成軍事現代化的重要契機。如果這段歷史被簡化為「國軍的自主成就」,可能造成學生難以理解國軍如何在國際環境中逐步成長。
同時,國軍內部的派系鬥爭,如蔣介石與地方軍閥之間的矛盾,如何影響建軍的過程,也應該被納入討論。歷史教育的意義價值,不僅在於強調成功的輝煌,更在於理解失敗的教訓。
軍校歷史課程的設計,對軍人價值觀的塑造有著極深的影響。選擇哪些歷史事件並如何闡述,既是教職者的挑戰,也是一種責任。忽略多元視角,可能導致學生對歷史的理解片面化;而過於強調某一種敘事,則可能影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有鑒於此,軍校中的歷史課堂,不僅應是一場知識的傳授,更應是一場思想的啟發。在課堂中,軍人應當理解他們所繼承的,不僅是戰場上的勝利與榮耀,還有失敗與教訓。唯有如此,歷史教育才能真正成為軍人精神的基石。(照片示意圖資料照)
- 記者:ELAINE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