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理輕文5/薪資考量必然 跨域學習能雙贏

重理輕文5/薪資考量必然 跨域學習能雙贏
政大教務長林啓屏。(圖/記者朱永強攝)

[NOWnews今日新聞] 全世界都在面臨AI浪潮及少子化,近年世界對科技人才的強烈需求,也加重台灣長久以來「重理工輕人文」的社會風氣。「人文學科」在台灣高等教育界,近日加速走向凋零的趨勢,多所高中也取消所謂的「人社資優班」。《NOWnews今日新聞》特別訪問文組出身的與成大副校長陳玉女如何因應教育界「重理工、輕人文」的現況。

薪資考量是必然 人文理工不是二分法

當今社會,理工科畢業起薪普遍高於文科生,學界存在「重理工、輕人文」現象。政大教務長林啓屏直言,「不能否認有此現象」,但並非現在才發生,「在我們那個年代就讀時,親戚朋友問的都是問讀哪個科系,下一句就會問『能賺多少錢』」。

林啓屏進一步分析,薪資就是「工作報酬概念」,現在理工科比文科較容易在社會上產生薪資級距的差異,這也代表人文學科在現代社會中要取得較高的薪資需要花較多心力,若想要更多競爭力,就不能偏重某部分的知識學習。

不過,林啓屏感性地說,要呼籲家長,孩子能不能發揮所長,要依他的特質去雕琢,「應該依學生本身最擅長的能力或興趣去發展,人工也好、理工也好,都該獲得祝福,以最好的培育方式來對待他們」。

林啓屏認為,理工和人文的發展要平衡,不該二擇一,應該相互支持發展,「當一個社會的人才,只有單一面向的價值,就會產生失衡」,若要改善此現象,就是要讓人才培育過程中,不要只守某部分的特定知識,才有機會去接觸到更廣泛的知識學習。他呼籲,人文學科學生也應該對理工學科有基本的掌握與理解,理工學生也同樣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識涵養。

歷史系出身的成大副校長陳玉女直言,人文學科一直處於相對弱勢,尤其現代化和工業革命後,社會對理工科的需求急劇增加,導致文科的聲音相對減弱。儘管理工科畢業生的薪資普遍較高,但文科與理工科之間的結合愈加重要。

「有些學生是對人文有興趣,但現實面是不可能去改變整個產業狀態」,陳玉女坦言,不論台灣或其他國家現在的發展,理工似乎起薪就是會比文組還高,這是普遍現況,且理工科在社會需求也是較大。

另外,他也提到,近日部分高中也取消「人文學科資優班」,但教育界其實是鼓勵大家適性發展,但同時希望大家可以跨域學習,就是將互相的優點都將互相的一些通識課程都可以融合,讓社會能夠更多元化。

此外,他也提到少子化對學生選擇科系的影響,家長的介入程度增加,尤其是高知識分子的家庭,恐對孩子的選擇施加更多壓力。儘管如此,陳玉女觀察,許多學生在進入大學後仍會選擇轉系,這反映出人文科系在當前教育體系中的挑戰與機遇。

理科能批判 人文科兼具理性與感性

「自然科學生不見得較沒有批判性,但人文學科同學在批判能力上會變顯題化。」談起外界對文科生的誤解,包括工作容易被取代、畢業出路較理組生窄等。林啓屏認為,語言是人類進行表達的中介,語言所負載的與文化、價值觀有關,「讀語言學系或是中文系,不是只有一套語言技術而已,是在學習面對人及面對世界要採取的態度與立場,人類應該具備感性與理性,缺一不可。」

陳玉女提到,人文科學培養的是價值與思考模式,因為科技化時代很容易走向「一致化」,但學習人文就是有各種不同可能,人文科學的是從不同面向去觀察與解釋,提出更多元、更人性的解決方案,這也是人文科學生在這個科技化時代珍貴之處,能提出不同的看法,讓社會不會僅走向一體化、標準化。

AI浪潮來襲 文組、理組都要積極適應

「AI已經是時代很日常的東西,不了解AI的確會有問題,面對AI應分為幾層次,一種是懂AI、一種是用AI、你怎麼幫AI、另一種是你怎麼駕馭AI」,林啓屏認為,「若人文科學生要像電機系學生掌握的AI,那是不切實際,因為他們是要做AI技術在各類實踐當中的研究者,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所培育出來的人才,必須面對AI跟這個世界的問題提出解釋」,因此人文社會科學生也需要具備AI素養。

陳玉女表示,「文科生也需要學習AI,有很多人會擔心使用AI過多,可能在賺錢上要去思考倫理部分」,正如每項專業都有其「倫理」問題,所謂越快速發展的科技就越需要去思考背後產生的人文價值與倫理價值,「這是任何產業都需要的」。

跨域學習當成日常DNA 培養多元能力應處

林啓屏表示,政大在跨域制度的建構過程,目前實施成效是相當值得驕傲,跨域學習可以包括雙主修、輔系、學分學程,政大雙主修、輔系修畢的學生在全國各大學都排第一, 校方鼓勵同學在除了本系知識學習外,在許多制度規劃上也允許同學可以跨越到另外領域學習,「同學就把跨域當成日常,當做日常生活DNA,成為他們生命基本的元素,自然而然比較容易去跨域學習,不會只限於某類知識。」

陳玉女也強調,學校正在推動跨領域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專業知識之外,增強人文素養,並與產業需求接軌。透過實作和競賽,學生能夠將人文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提升其未來就業的競爭力。這樣的合作模式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為社會轉型和產業升級提供了重要契機。

「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理工科與人文科之間的融合」。陳玉女指出,儘管成大以理工科為主,但學生仍需具備人文素養,以提升未來就業競爭力,許多理工科學生在接觸人文課程後,能夠更深入理解自己的專業,並將人文精神應用於技術領域,這對於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



相關新聞


重理輕文6/起薪少4000元、南北產業失調 文科生如何逆勢翻轉?


重理輕文4/讀語文無用武之地?拆解學校教育與自學的關鍵落差


重理輕文3/AI崛起的時代還需要記者嗎?別因低薪打退堂鼓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