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30兆超額儲蓄 央行將這樣做壯大金融規模

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明(31)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就「如何促進台灣金融市場規模發展之執行策略」進行專題報告,央行在書面報告也提出5大面向助攻。(圖/NOWnews資料照)
[NOWnews今日新聞] 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明(31)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就「如何促進台灣金融市場規模發展之執行策略」進行專題報告。央行在書面報告指出,持續透過5大面向推動台灣金融市場規模,其中近10年累計超過新台幣30兆元的超額儲蓄更是台灣資產管理規模成長的主要來源,並鼓勵金融創新與促進外匯市場及金融市場發展,滾動式調整相關規範,配合金管會規劃金融業進駐地方資產管理專區試辦業務,研議修訂相關外匯法規。
金管會、中央銀行及財政部等部會明將赴立院財委會報告並備詢。對於如何促進台灣金融市場規模發展的執行策略,央行認為,「台灣超額儲蓄有助壯大金融市場規模」,近10年台灣累計超額儲蓄超過30兆元,而依主計總處統計,去年台灣超額儲蓄擴大至4.01兆元。
央行進一步指出,歷年超額儲蓄的資產運用及國內外資產價格上揚,均帶動資產管理規模增加,為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助力,尤其台灣超額儲蓄以家庭部門的規模最大。家庭部門除經由銀行、投信、證券商等通路投資外,也會經由購買保險及提撥退休金,透過壽險公司及退休基金代為投資,因此,透過引導家庭部門善用超額儲蓄,進行國內及國外投資,可壯大金融市場發展規模。
央行也支持政府發展我國金融市場政策,資金進出已相當自由 ,外資投資國內有價證券資金進出完全自由,國人透過金融機構投資國外有價證券,資金進出均無限制,截至114年2月底外資累積匯入本金2874億美元,投資國內資產市值約8213億美元,其中外資持有國內上市櫃股票占整體資產市值的42%。
截至113年11月底,國人經由銀行、證券商、投信基金、壽險業及4大基金等管道投資國外有價證券的淨匯出金額高達9718億美元,相較100年底的3001億美元,大幅成長224%,顯示資產管理業務資金進出自由,有助壯大我國資產管理及金融市場規模。
同時,央行鼓勵金融創新與促進外匯市場及金融市場發展,滾動式調整相關規範,除鼓勵金融創新與促進外匯市場發展,推展資本市場相關措施;協助期交所開辦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集中結算業務。為促進金融市場發展,亦滾動式調整相關法規 ,包括協助金管會財富管理推動計畫,鬆綁外匯業務法規;為提升外資投資台股之便利性,推動多項便利措施。
為協助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央行於近期鬆綁多項國內資產管理業務規定,自113年11月1起,調高國人每年累積結匯金額,其中團體、個人由500萬美元提高至1000萬美元;公司、行號由5000萬美元調高至1億美元。
此外,配合金管會規劃金融業進駐地方資產管理專區試辦業務,央行正就開放金融業試辦業務進行研議,並將配合金管會規劃時程,修訂相關外匯法規,包括銀行試辦金融資產組合外幣融資業務及外幣保單融資與保費融資;國際金融業務(OBU)擔任證券交易輔助人代客戶購買外幣有價證券以及保單質借業務; 國際證券業務(OSU)辦理以自益特金受益權為擔保的質借業務、銷售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境外基金。
政府營造有利國內金融市場發展的經濟環境。央行表示,經濟持續成長及超額儲蓄推動金融市場規模成長,2009年名目國民生產毛額(GDP)為12.92兆元,去年已增到25.55兆元,成長率達98%,投資自2.76兆元成長至6.5兆元,成長136%,國外淨需求(商品及服務貿易順差)也從1.1兆元成長至3.37兆元,成長率206%。
最後,央行強調,持續採取妥適貨幣政策及匯率政策,協助促進我國金融市場規模發展。長期以來,央行致力於維持新台幣匯率的動態穩定,為企業營運和金融市場提供穩定的環境,有助吸引外資投入台灣金融市場及金融服務業發展。
相關新聞
台灣恐列美骯髒15國?央行坦言台美貿易爭端風險升 但有談判空間
央行看台股取決3大方向!川普半導體策略 牽動外資對台積電評價
電價要漲!為何沒比照去年預防升息 央行總裁:今年有川普2.0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