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夜間尿床問題破解|專家給出有效治療建議

孩子夜間尿床問題破解|專家給出有效治療建議
兒科醫師林子晴表示,尿床是兒童常見情況,隨年齡增長,多數可自然改善,需詳細檢查以排除其他異常。(圖/記者林照東翻攝)

【警政時報 林照東/新竹報導】


一名11歲的小五男童,長期面對尿床困擾,幾乎每晚都必須包尿布入睡,這對孩子的自信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也讓父母感到擔憂。經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的兒科醫師林子晴仔細診斷與檢查,排除了泌尿道感染和腎臟疾病等可能,並強調:「這並非疾病,可能是發育未完全,隨著時間會自然改善。」林醫師在與父母和孩子進行充分溝通後,建議調整生活習慣並搭配藥物治療,目前孩子的症狀已有明顯改善,已不再需要依賴尿布,並計劃持續追蹤治療。



孩子夜間尿床問題破解|專家給出有效治療建議
林子晴醫師強調,尿床是發育過程的一部分,父母應避免責罵,提供支持幫助孩子建立信心,並培養責任感。(圖/記者林照東翻攝)

林醫師指出,尿床(夜間遺尿)在兒童中屬於常見問題,約20%的5歲兒童仍會尿床,隨著年齡增長,超過80%的兒童會逐步改善。尿床的原因與身體發育有關,可能包括膀胱過動、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或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不穩定等,也可能是晚上喝水過多所致。確診需通過詳細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及必要檢測,排除其他異常。


治療上,首先會從生活習慣調整入手,建議減少晚間飲水量並確保睡前排空膀胱,同時使用獎勳機制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若3至6個月內無改善,則可考慮使用濕感警報器或去氨加壓素。濕感警報器有助於喚醒孩子,成功率達30%-60%;去氨加壓素則減少夜間尿液生成,但需嚴格限制晚間水分攝取,以免造成低鈉血症。


林醫師強調,尿床並非病症,而是身體尚未發育完全的現象。改善夜間遺尿需時間,父母應避免責罵,提供積極支持,讓孩子感受到理解與愛護。治療不僅是要解決尿床問題,更要減少對孩子心理與社交生活的影響。家長應該與孩子合作,共同朝著改善之路邁進。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