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具備承辦大型運動賽事能力 透過全中運展現體育與文化生命力

台南具備承辦大型運動賽事能力 透過全中運展現體育與文化生命力

地方中心/台南報導


1963年政府正式創辦「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讓國中、高中學生有機會參與全國性競賽。主要競技項目包含田徑、游泳、體操、籃球、排球、棒球等, 1980年代後全中運發展更多賽事如跆拳道、羽球、桌球等。2000年後賽事規模持續擴大加入新興運動,如滑輪溜冰、射箭等,讓更多運動種類發展並與國際學生運動接軌,培養出許多奧運、亞運級選手,如羽球戴資穎、舉重郭婞淳、柔道楊勇緯、桌球林昀儒等。2010年至今全中運已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學生體育競賽,每年舉辦一次由不同縣市輪流主辦,各級學校積極培養選手並視為通往國際競技舞台的關鍵。透過輪流主辦帶動各縣市的體育建設,例如修建體育場館、提升運動設施等。提供「升學+體育發展」雙軌機會,讓學生可以透過體育表現獲得升學優勢如保送、特招等。全中運不僅是台灣學生體育的最高競技舞台,也扮演培養世界級運動員的角色,對台灣體育發展影響深遠。



台南具備承辦大型運動賽事能力 透過全中運展現體育與文化生命力


▼▲114全中運宣傳影片畫面。(圖/臺南市政府)



台南具備承辦大型運動賽事能力 透過全中運展現體育與文化生命力


2023年臺南市舉辦全國運動會,不僅強調運動競技更融入臺南的文化特色獲得各界好評。比賽日期2023年10月21日至26日,競賽項目涵蓋33種正式競賽項目外加2種表演項目滑板、三對三籃球,使用現有與新建場館包括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新營體育場等,透過AI技術分析比賽數據提供更精準的賽事資訊,參賽人數約12,000名選手及教練為歷屆規模最大之一。使用太陽能發電設備,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環保永續,結合臺南400年歷史設置文化運動市集,推廣臺南美食如牛肉湯、蝦捲等吸引選手與觀眾體驗在地風味。成功展現臺南的運動與文化魅力,提升城市能見度也為臺灣的體育發展注入新動能。



台南具備承辦大型運動賽事能力 透過全中運展現體育與文化生命力
▲114全中運吉祥物與相關視覺。(圖/臺南市政府)

臺南市繼2023年承辦全國運動會後再次承辦全中運,顯示具備承辦大型全國性賽事的能力,也成為台南推廣城市特色的機會。除20項必辦比賽項目外,還選擇了臺南市的優勢運動項目滑輪溜冰和卡巴迪作為選辦項目,展現其提升城市體育基礎建設與活動承辦經驗的成效。全力整備場館與相關設施,並與長榮大學合作,確保賽事場館和選手培訓環境達到最佳狀態,在硬體設施上持續進步為選手提供優質競賽環境。全中運期間預計吸引大量外縣市參與者與觀眾,有助帶動台南觀光與經濟發展,尤其台南在2025年入選《Time Out》亞洲最佳旅行地更強化其旅遊號召力。台南承辦全中運在前期準備與宣傳上展現出顯著成效,尤其在結合文化特色與提升城市能見度方面獲得初步肯定,正透過全中運強化其作為體育與文化兼具的都市形象。


更多全中運資訊請參考:https://sport114.tainan.gov.tw (臺南市政府廣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