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潛艦量產計畫 改採2+3+2三階段模式進行

為強化水下戰力並建立嚇阻力量,海軍分3階段籌建7艘潛艦後續艦,據了解,原本將採「3+2+2」建造順序更改為「2+3+2」;至於原型艦海鯤海測時程,相關人士指出,以安全為原則,但會依約114年11月交艦。

台灣首艘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軍艦(Narwhal)」(舷號711)於民國112年9月28日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目前正緊鑼密鼓泊港測試(HAT)中。

針對後續艦規劃,行政院長卓榮泰8月核定量產艦計畫,計畫期程自民國114年至127年,預算約2840億元,籌建7艘新式潛艦量產艦。

根據114年度國防預算書顯示,雖然預算僅新台幣20億元,但115年大幅上升至170億元,且116年至124年每年預算均高於200億元,預算高峰在120年,為321億元。

原本潛艦國造的量產艦計畫採「3+2+2」的方式3階段建造,但據了解,已變更為「2+3+2」進行。相關人士說明,將藉分3批籌獲方式,及增加採購數量以降低成本。

至於海鯤的海上測試(SAT)時間表,另一名相關人士強調,目前仍在泊港測試中,對於測試內容及進度不便透露,一切以安全及品質為最高指導原則,但會依約114年11月交艦。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