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朝野僵局何解? 江啟臣:國家leader很重要、解鈴還須繫鈴人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今(5)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就近期立法院政治氛圍,江啟臣表示,當前台灣政治生態確實充滿對立,朝野激烈攻防使得政治運作陷入困境;他指出,目前的政治局勢呈現「只聽到喊話、沒有對話」的狀況,缺乏真正的溝通與協商,這是目前政治發展中的一大問題。
江啟臣認為,雖然選舉、罷免、創制與複決都是民主制度下的公民基本權利,應當予以尊重,但政治的核心仍事在人為,特別是各政黨領袖、leader如何發揮其領導能力,不僅要提出口號,更應拿出具體行動,才能真正促進社會和諧與國家團結。
江啟臣表示,台灣的政治領袖不論是在朝或在野,都需要展現領導力,而非僅僅跟隨輿論起舞。他強調,無論是多數政府還是少數政府,國家領導人的表現都將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面對內政與國際挑戰時,領袖如何應對,攸關國家穩定與發展。
江啟臣希望當前的政治氛圍能夠有所改變,強調2024年大選剛落幕,各方應思考如何回應民意,回歸以人民為本的施政方向,而非讓政治紛擾繼續延燒。
江啟臣接著說,多數民眾仍然希望政治運作能夠回歸理性,讓行政部門與立法院的運作以人民福祉為核心,而非陷入無休止的政治對抗。他強調,監督政府是民主制度的一環,然而,當前的政治情勢與真正的監督有所不同,民眾可以清楚辨別其中的差異。
江啟臣還提到,2018年地方選舉與公投合併舉行時,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曾表示「我是民主萬歲的人,接受公投結果,並且會配合辦理」,這展現了一位政府領導人對民主程序的尊重。他希望現在的賴總統依然維持當年的態度,接受民主選舉結果,尊重立法院的民主審議程序,接受國會通過的法案與預算,這應該是民主政治最基本的原則。
至於如何化解當前政治僵局,江啟臣認為,在大原則之下,部分細節仍有討論與調整的空間,如果總統與行政院對於立法院通過的三讀法案或預算有不同意見,仍可透過憲政體制內的機制進行協調,行使應有的權力。
江啟臣強調,總統作為憲政體制的最高領導人,擁有行政院的指揮權,並身兼執政黨主席,因此在院際協調與政局穩定方面負有重要責任。他認為,當前的政治僵局仍需執政黨展現誠意,「解鈴還須繫鈴人」,唯有行政與立法雙方願意坐下來對話,才能真正尋求解決之道。
因預算案行政、立法兩院僵局,行政院長卓榮泰先前表示,主動表態願意下台,請在野黨勇敢提不信任案(倒閣),讓國會重新改選。江啟臣表示,雖然憲政制度確實提供相關規範,但在政治實務上,各政黨仍會依據自身利益進行考量與攻防,因此目前來看,這樣的情況「不太容易發生」。
江啟臣說,立法院的議事規則與憲政體制都已明確訂定相關程序,法律層面雖允許特定情境下啟動解散國會的機制,但實務運作上,各政黨仍根據當前政治局勢與自身立場,還是會做出策略性選擇。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影音團隊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原子少年2-2】從滷汁到環島拜年Buddy談外婆滷汁 料理熱情傳承自總鋪師外公
中午來開匯/指劉靜怡過關反引狼入室 柯建銘以2大原因跟總統溝通投下反對票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潘永鴻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