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徐佳馨/房屋稅之亂亂到何時?

今年5月要繳的「114年度房屋稅」是房屋稅2.0新制,自住與非自住稅率差很多。(圖/記者徐銘穗攝)
[NOWnews今日新聞] 前幾天長輩拿他的房屋稅單問我,說他不明白為何房屋稅暴漲那麼多?我看了一下確實很是驚訝,雖然只是一間北市地段沒那麼好的蛋白區小套房,屋齡20多年,一年房屋稅要四千多元。至於長輩為什麼那麼有感,原因無他,就是房子買了好幾年,每年稅單都是他去繳,時間久了多少有感覺,可是今年一收到稅單直覺好像特別多,還好留下每年的房屋稅單當作依據,一查之下居然暴增三倍,長輩嚇壞之餘,趕緊詢問怎麼回事?
長輩的案例並非特例,首要原因在於俗稱「囤屋稅」的房屋稅2.0在今年第一次上路,許多法案規範初次落地都需要磨合,有些錯誤不足為怪。
在這次災情中,民眾最常遇到的誤區就是並未在期限內辦理自用。因為過去三戶以內無需特別辦理自用,在新規定下自用標準更嚴格,房屋稅要適用自住住家用房屋優惠稅率,除房屋不得作為出租或營業用途,且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外,並須有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任一人於該屋辦竣戶籍登記,如果沒有將戶口遷入辦理自用,稅率一調,房屋稅就會爆增。
除了沒辦理戶籍登記外,另一個稅金爆增的誤區是某些地方政府在修改系統時,把公設或是車位視為非自住,也就是說若民眾的房子是大樓加上車位,最糟的狀況是專有部分、公設與車位分開計算,在系統眼中就會同時持有三戶以上,加上現在對多戶是累進稅率,一來一回就會多收數倍的稅金。
後來在太多人申訴下,財政部只能宣布,由於新制上路首年系統設定錯誤,造成核算稅金衝高的情形,已開始修改系統重新計算,並將核發更正過的稅單。就目前作業流程來看,5月1日前寄出正確版稅單恐怕來不及,若民眾未拿到新稅單就已繳稅,將會予以退稅;另外辦理自用的民眾也可以延期到6月2日,至少先不要讓災情擴大。可是無論是系統問題或是登記問題,這些可能短期內都無法充分解決,或許得等到下一個年度徵收房屋稅時才會比較改善。民眾想要維護自己的權益,或是想少繳一點稅,除了遷戶口恐怕就是保存好房屋稅單據,租約等,作為申訴依據。
但,如果政府以為這事情等繳完稅、調完系統就沒事了嗎?
其實問題才剛開始。
在實務上,許多民眾因就學就業造成居住地與戶籍所在不一致所在多有,空置住宅確有實際居住事實也並非少數,讓沒有設籍和空置住宅畫上等號,本身就有認知上的落差,在現行學制、戶籍、稅制都不同調的情況下,勢必產生民怨,未來也可能衍生出想像不到的規避方式,讓政府管理難度更高。
而以工商社會下,民眾生活日常的豐富多元,想要透過稅制達到降低民眾囤屋意願,卻沒有把居住事實、社會現況、稅制、學制等制度通盤檢討的居住正義,達到戶籍法上「擁屋即居住,居住即設籍」的理想,恐怕緣木求魚。
說到頭,政府為了讓多戶持有人多繳稅想出來的放大絕,居然會先弄到自己,這應該是當初匆匆修法時所始料未及的吧。
●作者:徐佳馨/住商企研室執行總監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單厚之/426提振藍營士氣 決勝仍在中間選民
名家論壇》陳冲/可悲可惡又可怖的海湖莊園
名家論壇》膝關節/當藍調音樂遇上吸血鬼的全新類型電影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治新聞 »